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意志銀行監理會主席黯然下台

2006年4月3日

德意志銀行監理會主席勞爾夫ּ布勞伊爾宣佈辭去他在該銀行的一切職務。他說,他不想使德意志銀行因為他本人的問題背上包袱。

https://p.dw.com/p/8Bzs
德意志銀行監理會主席勞爾夫ּ布勞伊爾圖片來源: AP

在星期日舉行的特別會議上,布勞伊爾通知監理會,他將在5月3日卸下他擔任的一切職務。他的接班人是德意志銀行財政總管克雷門斯ּ波爾謝希。德意志銀行董事會總裁約瑟夫ּ阿克爾曼說,布勞伊爾辭職最大程度地維護了德意志銀行的利益。

布勞伊爾辭職的直接原因是聯邦法院一月底做出的判決。聯邦法院認定,前德意志銀行總裁布勞伊爾有關基爾希集團財政狀況的談話促成了該集團的破產。這一判決為向布勞伊爾和德意志銀行索取賠償開闢了道路。

這場官司的起因是2002年2月布勞伊爾的一次答記者問。基爾希集團認為,布勞伊爾在談話時對基爾希媒體公司的信貸可靠性提出了疑問,從而造成了這個媒體帝國的崩潰。當天電視台記者問及德意志銀行是否準備向經濟陷入困境的基爾希集團注入資金時,布勞伊爾說:「我們看到和聽到的是,金融部門不願意在原有基礎上繼續提供外來資金,更不用說提供自有資金。」兩個月之後的4月8日,基爾希媒體公司成了基爾希集團中第一個申報破產的公司。

基爾希集團提出控告後,聯邦法院在1月24日做出裁決,德意志銀行及其前總裁布勞伊爾對基爾希集團的破產原則上應承擔部分責任。但基爾希集團的賠償要求只限於其子公司-印刷參股公司可能受到的損失,因為德意志銀行只給了這家子公司一筆貸款。基爾希集團原來索賠數十億歐元,而實際數額大大低於此數。聯邦法院建議雙方協商達成一致。

布勞伊爾是法學博士,1985年起,任德意志銀行理事會成員,1997年至2002年期間,任總裁。其後,瑞士人約瑟夫ּ阿克爾曼接替他任總裁,布勞伊爾同時改任監理會主席。此外,布勞伊爾還是電力康采恩、漢莎航空公司和西門子公司的監理會成員。

布勞伊爾的接班人波爾謝希今年58歲,過去在電力公司、博世和曼內斯曼等公司工作,1999年進入德意志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