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媒體評馬英九新兩岸政策

2009年5月26日

德國《世界報》在報導台灣海峽兩岸的政治形勢時寫道:「自一年前國民黨在台灣重新執政以來,台北與北京加速了相互接近的速度。由於經濟原因,軍事威脅的問題已擱置一邊。」該報尤為關注馬英九總統對兩岸關係的談話:

https://p.dw.com/p/Hxlb
馬英九時代「經熱政冷」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馬承認雙方都做出了『讓步』,但他並沒有損害台灣主權。他的先期工作是離開前任政府的台獨路線,回到過去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現狀』。這就使得他的政府能把一些艱難問題、例如與中國簽訂和平條約或討論統一的目標和時間表等問題,推遲到未定去考慮。

這些問題將由後代決定。馬英九說,在他任期的四年內,他不會處理這些問題。只要北京不撤除對准台灣的導彈,他就沒有考慮這些問題的緣由。台灣負責中國事務的女部長賴幸媛說,北京佈置針對台灣的導彈現在已超過1300枚。這正是儘管出現形勢緩和的訊號、馬英九政府領導下的台灣仍然要花費65億美元購買美國最現代化防衛武器的原因之一。

在民進黨在台北和其它城市組織十萬名追隨者上街抗議馬英九的親中國政策後,馬警告北京說:『只要我們處於導彈大規模進攻的威脅之下,我們就既不會為和平條約、也不會為互信措施進行談判。』這樣生硬的話並沒有影響從經濟快速一體化到司法合作和移交罪犯等領域的雙邊關係。

馬英九辯解說,這一政策是雙方之間符合現實的新『務實主義』。台北與北京一致認為,『我們雖然不能互相承認,但也沒有否認對方存在的理由』。」

馬英九時代兩岸經濟關係得到很大發展

德國金融時報注意到,陳水扁的對抗政策使台灣的企業沒有從中國的快速崛起中獲益,自馬英九執政後,兩岸經濟關係得到很大發展:

「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航空班次增加了一倍多,每周共270班。台灣首次同意中國在島內投資。過去,台灣企業在大陸投資了4000億美元,而台北始終禁止中國公司進入台灣。中國移動四月底收購了台灣遠傳電信公司12%的股份,對航空、銀行和技術領域的投資也將接踵而來,台灣已準備對中國開放金融領域。台灣與中國的生意進展很好。每天有5000名大陸遊客前往台灣。過去,台灣企業的銷售額中,在中國的經營所得不能超過40%,現在這一限制已經取消。

目前,台灣在兩岸接近中受益的程度大於中國。不過中國有自己的綱領,也就是實行香港式的一國兩制。兩岸之間的這一解凍氣候至少要延續到2012年下屆大選時,因為陳水扁對抗路線的支持者人數不多,他因腐敗入獄也是原因之一。」

摘譯:王羊

責編:石濤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