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媒:最大自貿區讓中國得分

葉宣(摘編)
2020年11月16日

德語主要媒體普遍關注了亞太15國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認為在美中經貿依然對峙的背景下,這一自貿協定讓中國佔據了先機。

https://p.dw.com/p/3lMSM
Indonesien Bogor | Joko Widodo unterschreibt Handelsabkommen
東協影片峰會圖片來源: Muchlis Jr/ Biro Pers Sekretariat Presiden

(德國之聲中文網)各大德語報刊的評論員並認為,這一協議的簽訂讓中國獲得了打造世界最大自貿區的機會,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加深。

《商報》以「新的巨人」為題寫道:「北京政府推動這一自貿協定原本是為了使其成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替代選項,歐巴馬政府希望通過後者將美國與(亞太)地區經濟上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但歐巴馬的繼任川普上任不久即終止了美國參與該自貿談判。在其批評者看來,川普这樣做,是給了中國機會,獨自主導亞洲的貿易政策。

『RCEP讓中國得已將自己塑造為全球化和多邊合作的先鋒』,經濟分析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亞洲經濟學家Gareth Leather評論說,中國擁有了更好的條件,來決定該地區的貿易規則。」

《南德意志報》也提到了歐巴馬政府曾推動,卻被川普断送的TPP:「這一左右反復讓中國從中受益。現在率先生效的不是TPP,而是RCEP——沒有美國,而是中國和其他14個國家,在發生貿易爭端的情況下,這些國家因與中國簽約而連帶掛鉤。中國的影響力在擴大。」

《明鏡線上》指出:「正是在仍在持續的與美國的貿易戰的背景下,這一自貿協定對北京的共產黨領導層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專家認為,協定將推進亞太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對抗貿易保護主義趨勢。

Japan Tokio
自貿協定有助於疫後經濟復甦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yodo

 「RCEP成員國的貿易總量在新冠危機前佔全球的29%,略低於歐盟的33%。但專家預計,其佔比將有所增加。『RCEP將重新規劃印太地區的經濟和戰略版圖』,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Jeffrey Wilson說,該自貿協定『意義重大』,也將有助於疫情後經濟復甦的努力。」

《日報》一篇題為「中國優先」(China first!)的評論寫道:「儘管協議對一些重要領域如環境、農業、勞工權益和國有企業補貼等沒有涉及,但中國仍將是這一協議的最大贏家。北京不僅填補了華盛頓留下的真空,而且把親美的日本、澳洲和越南等国也拉了進來,雖然這些國家有很多理由對崛起的中國抱持自己的疑慮。但是在東京、坎培拉和河內看來,眼下沒有比通過這一協議讓北京參與其中、同時接受制約更好的選項。只有印度退出了談判。  「川普治下的美國在亞洲和世界其它地區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式微,而中國儘管形象欠佳卻贏得了勢力。拜登任總統後,華盛頓的言辭表述或許會更加專業,但實質上不會有任何改變,除非他能拿出自己的方案。」

《法蘭克福匯報》援引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美國-亞洲中心主任Jeffrey Wilson的話說,RCEP是「自1994年世貿組織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貿易協定」。但該報同時指出,TPP與RCEP並非勢不兩立:

「RCEP的成員國中,有7個國家已經同時屬於這兩個貿易同盟。同時中國和日本這兩個都希望在亞洲加深本國影響力的國家,首次加入了同一個自貿協定。不過協定的落實還需時日。儘管所有國家都承諾加快本國的表決程序,但東南亞十國中至少還須有6個國家、其餘5國中須有3個國家批准該協議。一旦協議20個章節全部生效,成員國將在20年裡逐步取消關稅,減少投資壁壘。」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