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媒:北京對平壤影響有限

2010年11月26日

北韓炮擊韓國島嶼,世界矚目中國,西方領導人期待中國對平壤施加影響,防止朝鮮半島局勢進一步惡化。德文媒體認為,不應對中國抱有太大希望,因為中國對金正日政權的影響力相當有限;此外,北京領導人也不希望改變現狀。

https://p.dw.com/p/QIvr
朝中關係不單純圖片來源: AP

11月25日的《時代周報》認為,只有中國有能力阻止金正日。該報在評論中充滿期待地寫道:"倘若中國真是世界大國,北京的國防部就該有解除北韓核武器的計劃。也許這種計劃已經有了,那就該取得美國的同意將其付諸實施。因為,不能容許金正日用核武器發動第二次朝鮮戰爭。"

同一天的《新蘇黎世報》也認為,"作為北韓的唯一強大支持者,如果中國與美國、南韓、日本和俄羅斯齊心合力讓平壤不要出格,有些事情會是另外的樣子。可是,北京似乎對此興趣不大。總是一再接受金正日的秘密訪華,……對其周圍的同志,不管是北韓還是緬甸,中共政權並非不開心。此外,它不想放棄這個面對美國盟友南韓的地緣政治的緩沖器。"

該報指出,北京雖然也希望朝鮮半島沒有核武器以及平壤的政策"和平可靠","可是,為了自己的戰略和意識形態利益,北京甚至願意接受相反的一面,繼續支持北韓統治者。因此,中國在有關北韓核武器計劃的六方會談中的作用也總是被不透明所主導。"

該報接著寫道:"這樣,北韓就將偶或繼續給遠東造成混亂。嚴峻的戰爭混亂的潛在威脅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從美國、中國到俄羅斯,任何相關國家都沒有絲毫興趣被平壤拖入戰爭,相當脆弱的安寧或許會持續下去。"

北京不願改變現狀

《南德意志報》11月25日寫道:"北韓每次挑釁之後,世界都矚目中國。現在又是這樣,在北韓炮擊韓國島嶼後,人們所關注的是中國作何反應。作為北韓的最主要盟友,這個共產黨鄰國會以其影響讓好鬥的平壤獨裁者金正日變得清醒嗎?"

該報認為,"這種希望這一次可能也會再次落空"。"中共領導人雖然也對金正日的好戰不滿,……在公開場合卻迴避對平壤進行任何任何批評。"

該報分析說,中國以為採取"被動的態度"對其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有利。"它將北韓看作有用的緩沖國,擔心北韓崩潰以及朝鮮半島可能的統一,是有許多原因的。"該報認為,主要讓中國擔心的是,一方面美軍可能會逼近中國的東北邊境,另一方面北韓的垮台會導致"無法控制的難民大潮"。"因此,讓中國更感興趣的不是北韓公民的命運而是東北亞的政治穩定。""北京絕對不願動搖現狀。"

25日的《世界報》認為,北韓的挑釁給中國造成一個 "不願看到的後果", 導致了美國海軍重返東中國海。美國和韓國決定立刻開始10月份推遲的海軍演習,向北韓"顯示盟國的強大",並"通過'威懾'來強調其維護該地區和平和穩定的義務"。該報說:"對中國的軍事戰略家而言,這是一個嚴重的倒退。"

編譯:林泉

責編:凝煉

(以上內容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一定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