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外貿組織提醒:不要有"恐華症"!

2019年3月31日

在不少歐洲政治家要求防範中國觸角、擔憂中資影響的當下,德國外貿領域發出不同聲音,表示應該警惕歐洲目前的"中國恐懼症"以及對競爭的畏懼。

https://p.dw.com/p/3Fpr1
Deutschland Hamburger Hafen | Containerterminal Burchardkai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 Reinhardt

(德國之聲中文網)對於德國工業政策方向的改變以及"中國恐懼症"(也稱"恐華症")問題,德國外貿和批發商協會(BGA)提出了警告。該協會主席賓格曼(Holger Bingmann)周四(3月28日)在柏林說,"我們絕不能把歐洲擴建成一個圍城","認為如果把本國、把歐洲封閉起來就能創造工作崗位、實現繁榮,是一種誤解"。

中國要憑借其工業戰略(《中國製造2025》),通過國家對很多重點行業的補貼,來填補與西方的技術差距,從"製造大國"成長為"製造強國"。

一段時間以來,歐盟在對華關係問題上有諸多討論。歐委會不久前提出將中國看作"體制競爭對手",以更堅決的立場來應對不公平競爭。

德、法提出要增強國家在工業政策中發揮的作用,兩國希望能夠促進創建一個"歐洲冠軍",以便應對來自美國和中國的競爭。此外,兩國還表示應該推動核心創新、保護關鍵行業。

不過這些提議也在歐盟內部遭遇爭議。批評聲音指出,不應以封閉市場來應對封閉市場。

德國外貿和批發商協會(BGA)主席賓格曼就提到了歐洲目前"反競爭的語調"。他表示,這不會讓歐洲變強,反而會削弱歐洲。他說,"我們不能變得神經質,目前的中國恐懼症沒有存在的理由"。他還稱,德國並非中國經濟崛起的受害者,而是獲益者。

賓格曼還說,不應該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應加強企業的競爭力。這其中就包括加強在數字建設、運輸設施以及基礎研究領域的投資。他表示,德國出口目前運轉良好,不過增幅減少。德國外貿和批發商協會預計,德國2019年的出口增幅保持在3%--不過前提是"英國脫歐神劇"以及美國與中國、歐盟的貿易糾紛不會惡化。

王凡/樂然(德新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