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高校特殊專業(8):空間生命

2010年9月27日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提供的空間生命(Space Life)博士專業,名副其實地放眼宇宙。攻讀該專業的博士生有學生物、學物理出身的,還有學體育科學的,他們的課題都與空間研究有關。

https://p.dw.com/p/PNkZ
發現宇宙中的生命圖片來源: dpa

Studentin Tina Koch Doktorandin im Space Life Studium des DLR Flash-Galerie
博士生Tina Koch圖片來源: DW/Cords

蒂娜‧科赫(Tina Koch)小心翼翼地從孵化器取出她培養的敏感細胞群,放到一個完全消毒滅菌的盒子裡。今年29歲的科赫一年前開始研究宇宙射線與人類腫瘤細胞的關係,她的研究成果今後可能將有助於太空人更好地保護自己不受宇宙射線的影響。科赫生物學碩士畢業後,在網上查尋可以在哪裡攻讀博士學位時,偶然看到了空間生命這個博士專業。她說:"在此之前,我根本沒有關心過空間研究,但網上的介紹很吸引人。"隨即她便提出申請,並被錄取。

共同完成同一個使命

在德國航空航天中心,25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博士生共同開展研究,進行實驗,並與其各自的指導教授保持密切聯繫,而這些教授分佈德國各個大學,從北部的基爾到南部的雷根斯堡,哪裡都有。而他們的專業呢,則是五花八門,從醫學、體育科學,到電子學、生物學或物理學,幾乎樣樣不少。空間生命博士專業協調員克里斯蒂娜‧黑爾韋格博士(Dr. Christine Hellweg)告知,該專業很受青睞,她每天都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垂詢。她介紹說:"我們這兒的博士生,和其它地方的一樣,都各自做本專業的博士論文。但不同之處在於,每個人還可以同時瞭解很多其它專業與自己課題相關的東西。而且,每篇博士論文都是一顆'螺絲釘',都是一項宏大使命的一分子。"這個使命就是空間研究,其探討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提高太空人的能力。其次,他們還探討宇宙中是否還存在其它生命?探討假如需要在空間停留較長時間,那該如何安排這段時間?

Alankrita Mrigakshi Doktorandin im Space Life Studium des DLR
現年24歲的姆裡加克施(Alankrita Mrigakshi)圖片來源: DW/Cords

不光埋頭本專業

博士生們的科研地點在科隆。他們每人都有一份獎學金,以便能夠專心致志地開展學習和科研。他們的共同語言是英語。讀博期間,每人還定期回到自己的大學上一段理論課:學物理的去基爾;學體育的在科隆;學生物的到波昂。其它時間都是在德國航空航天中心渡過的。所有博士生每年聚會一次,互相介紹各自的項目。來自印度的阿蘭克莉塔‧姆裡加克施(Alankrita Mrigakshi)非常好學,曾攻讀過物理、數學、電子學,對其它博士生的工作也極感興趣。她說:"空間生命專業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不同學科的科學家都坐在同一棟樓裡,為同一個目標努力。我覺得能瞭解一點兒其它學科的東西,對豐富自己極有幫助。"

浩大宇宙中的小小行星

Luna Hu Doktorandin im Space Life Studium des DLR
來自中國的女博士生胡露娜(Luna Hu)圖片來源: DW/Cords

和科赫不同,現年24歲的姆裡加克施從小就對浩瀚的宇宙著迷。8歲時,她在家鄉曾經歷過一次日全食。從那時起,她就一心不二,就想琢磨宇宙。父母給她買了一個望遠鏡,她就開始每天晚上觀察星空。"在宇宙中,我們地球只是一顆小小的行星,可人類只關心自己,好像宇宙和自己根本無關似的。 "她若有所思地說。"其實,我們的生活和太陽周期、和整個星雲都密切相關。對我來說,這就足以激勵我在這兒攻讀空間生命專業了。"

姆裡加克施的研究工具就是計算機。她利用計算機模擬天體情況和宇宙射線。而生物學家科赫在德國航空航天中心一天的工作也和一般生物學家的日常工作沒什麼兩樣,使那些以為空間生命專業是在失重條件下或是在稀奇古怪的空間艙裡做實驗的人大失所望。"如果單獨來看我的項目,人們不會以為它和空間有什麼干係。"科赫笑著說。嚴格來講,她現在所做的事情,和原來讀本科、碩士時做的事情沒什麼差別,那就是坐在實驗室,和細胞打交道。"但想到我的工作,也是整個空間研究項目的一個小小組成部分時,我還是感到非常吸引人的。"

航天研究的發明成果便利了人類的日常生活

Hubble zeigt Carina Nebula Flash-Galerie
美國宇航局NASA拍攝的空間圖圖片來源: AP

科赫對細胞進行輻射處理;一位中國生物學博士生研究人的骨髓在宇宙中的變化;旁邊辦公室的體育生理學家則在研究太空人應如何鍛煉身體,以減緩骨骼在失重狀態下的萎縮。空間生命專業畢業的博士,並非每個人今後都能在空間研究領域找到工作,但他們並不會因此而必喝西北風。黑爾韋格介紹說:"這些博士生都在其各自專業領域接受了扎實的基礎教育,使他們今後可以勝任很多不同領域的工作。"

航天開發的許多成果,如今早已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如不黏鍋的特氟龍涂層、對脊椎特別好的泡沫塑料床墊、源自太空人健身項目的康復練習等等,數不勝數。由於空間生命專業涉及的領域廣泛,因此該專業的博士畢業生可以在很多領域施展才華,但印度博士生姆裡加克施卻志向不變,堅持空間研究。她說:"印度的空間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拿到博士學位後,我最大的志願就是回到印度,參加印度的空間研究工作。"

作者:Suzanne Cords 譯者:施彥

責編:Gaby Reu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