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願與中國攜手援非

2013年2月4日

德國發展援助部長尼貝爾日前表示,德中兩國可以在對非洲援助議題上展開合作。中國擁有雄厚資金,援建大型基礎工程;德國則能夠帶去價值觀,為政府治理帶去經驗。

https://p.dw.com/p/17XuK
Bundesentwicklungsminister Dirk Niebel steht am Donnerstag (17.02.2011) im Zoo von Frankfurt am Main vor einer Karte des Serengeti-Nationalparks in Tansania. Hier plant die Regierung des afrikanischen Staates den Bau einer Straße, wodurch nach Ansicht von Experten das Leben hunderttausender Wildtiere gefährdet werden würde. Niebel stellte Pläne vor, mit denen die Bundesregierung eine möglichst umweltschonende Umgehung des Parks unterstützen könnte. Foto: Boris Roessler dpa/lhe +++(c) dpa - Bildfunk+++
德國發展援助部長尼貝爾日前表示,德中兩國可以在對非洲援助議題上展開合作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近年來的對非援助項目,時常遭到西方國家的批評。歐洲國家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中國援助項目不考慮非洲當地的人權狀況,唯經濟利益是圖。然而,本周日(2月3日),德國發展援助部長尼貝爾(Dirk Niebel)在接受《世界報》採訪時卻表示,德國與中國,應該在對非援助上展開合作。

尼貝爾說,歐洲的發展援助項目,並非推行新殖民主義,而是切實推動非洲等地國家的發展規劃;尊重人權是援助的基本前提。他指出,歐洲由價值觀驅動的發展援助項目,常被中國視為干涉他國內政。尼貝爾認為,當發展中國家想要改善政府治理時,便會來尋求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幫助,而當他們需要興建大型基礎設施時,就會找中國;在援助出資國之間,存在著事實上的競爭關係。

尼貝爾強調,中國的基礎設施援建,遠不止開采資源;總體而言,這些援建項目對非洲國家有著積極的作用,興建的鐵路、港口、機場對這些國家幫助良多。尼貝爾說,德國沒有如此雄厚的財力去支撐這些大型項目。許多非洲國家也同時意識到,來自中國的援助,更為關注經濟利益,而非價值取向。

尼貝爾指出,因此,中國與德國應當在該領域開展合作,共同促進非洲國家的發展。歐洲國家的價值取向以及豐富經驗,與中國的成功發展道路可以有效的相互結合。尼貝爾說:"我們已經和巴西、印度展開了相似的合作,為什麼就不能和中國呢?"

對非援助 各有不同

去年7月,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刊文指出,中國對非援助中,特別強調"經濟效益"。例如,中國在幫助非洲抗擊瘧疾時,為中國本國的醫藥企業創造了大量機會;事實上,近年來,對非醫療援助已經成為了中國藥品的重要出口市場。

更多的批評則集中在人權領域。中國援建的衣索比亞"吉布3"水壩工程,將破壞流經地帶的居民生存環境;有消息稱,該國軍警對居民採取了多種強制手段,迫使他們搬遷。然而,中國供貨商東方電氣以及投資方中國工商銀行並沒有對此提出交涉,堅持執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

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援助規模還在擴大。在去年7月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上,中國承諾在3年內再提供200億美元貸款,比之前3年提高了整整一倍。媒體報導稱,這些貸款投資額,將主要流向中國的國有企業,其中不少是資源開采型企業。目前,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非洲的最大貿易夥伴。

而德國則由於此前未能兌現出資援助承諾而受到批評。早在2005年,八國集團承諾將對非援助金額在五年內翻倍。然而,到2010年,德國在發展援助方面的支出僅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0.4%,離此前制定的目標0.51%還有一定距離。國際經合組織對此提出強烈批評,並指出,這些未能兌現的款項,原本都是用於資助輟學兒童重返學堂或者為非洲民眾提供亟需的醫療衞生服務。按照已經制訂的目標,德國政府應在2015年前,將發展援助款項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的7%。

報導:文山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