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70609 Iran Bundestag Debatte

2009年6月18日

本周三德國聯邦議院召開會議就伊朗總統大選後的最新局勢進行了討論。各黨派都表示希望事態能夠朝和平的方向發展。在討論中,大聯盟政府和在野黨的發言人對伊朗總統選舉舞弊現象做出的表態都較為謹慎。但各黨派都對追求民主的伊朗人顯示出支持態度。

https://p.dw.com/p/ISol
霍耶向「勇於犧牲自己的生命換取更好未來的伊朗人」表示敬意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

當自由民主黨外交政治家霍耶在聯邦議院的演講台前發言時,聽眾席間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霍耶說:"我要向成千上萬勇於犧牲自己的生命以換來更好未來的伊朗人表示我的敬意。他們要求將他們投出的選票計算在內,為此他們冒了巨大的風險。這讓我們這些在安全的歐洲生活的歐洲人感到一絲羞愧。我們已經忘了投出自己的一票,並且堅持要求這一票被計算在內,具有怎樣的意義。"

綠黨總理候選人特裡廷回想起1979年推翻巴列維王朝統治的伊朗伊斯蘭革命的一幕。他確信:"這並不是一場針對毛拉的起義。很多宗教人士和自由派人士、保守派人士,還有青年學子以及商人、普通工人,他們都一起走上街頭。"

和其他的發言者一樣,特裡廷在評價伊朗當前事態的問題上都採取了謹慎的態度。但是他表示,很顯然伊朗總統大選中的確出現了舞弊現象,只不過作假的範圍和程度目前還不清楚。聯邦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基民盟黨人波倫茨強調說:"不管選舉是怎樣進行的,選票是怎樣計算的,從一開始這就不是一場民主的選舉,而是一場被精心佈置好的選舉。在憲法監督委員會極不透明篩選下,400名總統後選人中只有4人最終擁有競選資格,其他人都被排除在大選之外。"

發言者當中唯一一個對聯邦議會多數對伊朗領導人採取的態度進行了批評的是左翼黨發言人佩希。他將此次伊朗大選同2006年巴勒斯坦舉行的選舉進行了比較。2006年舉行的巴勒斯坦大選被公認為是一場自由公正的選舉,"這簡直是民主的虛偽,先要求舉行選舉,之後又拒絕接受選舉結果,而且還抵制勝選者。這怎麼沒有在議會中引起強烈的憤慨呢?"

作為反對對伊朗大選結果表示質疑的理由,佩希說,美國一個獨立的調查機構預測艾哈邁迪內賈德會以明顯的票數優勢領先於其他候選人。巴伐利亞基社盟政治家林特內駁斥說,在第一輪投票中就沒有調查顯示艾哈邁迪內賈德會獲得勝利。伊朗宗教領袖指令對大選結果進行復核,林特內發出呼籲說:"在伊朗,宗教和宗教領袖都應該有義務澄清事實。根據這項要求,伊朗宗教領袖哈梅內伊在就選舉的公正性作出判斷的時候,也應該以此為己任。"

對基民盟黨派議員海巴赫來說,選舉中出現舞弊的事實就已經表明選舉結果不可能是真實的。因為如果誰確信自己一定會贏,那他是不會作假的。

作者:Peter Stuetzle / 洪沙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