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總理周三起訪問非洲

Ute Schäfferd2007年10月2日

10月3日至7日,德國總理梅克爾上任以來首次出訪非洲的衣索比亞、南非和利比裡亞。今年八國峰會做東道主期間,梅克爾就表示希望與非洲國家進行真誠坦率的對話。這次訪問期間她將有機會與非洲深入溝通。

https://p.dw.com/p/BlvN
梅克爾9月27日在全球基金柏林會議上談援助發展中國家問題圖片來源: AP

梅克爾在八國峰會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她在許多非洲國家的身上看到了進步和發展前景。因此,她作為總理的首次非洲之行目的地是幾個處於良性發展或改革中的國家。南非是德國在非洲最重要的經濟夥伴,衣索比亞是非洲聯盟的機構所在地,而利比裡亞正在努力擺脫內戰的陰影,顯示出發展重建的決心和力量。

梅克爾認為,在政府具有發展的意願並有相應組織基礎的地方,發展援助才會起到應有的作用。她說: 「在人們看來,消除貧困的鬥爭當然最重要,這也是發展援助合作的目的。經驗說明,如果在一個地方開展扶貧項目,當地卻沒有相應的組織機構把資金送到需要資金的居民手中,那麼資金再多也不能解決貧困問題。如果一個國家腐敗盛行,資金使用不當,發展援助就起不到作用。只有公民權益受到法制保障的國家,才有能力與貧困進行長期的鬥爭。」

由民選總統執政的利比裡亞和南非是非洲以實現民主和法制為目標的改革國家的典範。梅克爾指出,這樣的國家今後將在發展援助合作中獲得更多裨益。她說,為了善用援助資金,當地政府做到良好執政也是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改進政府執政和政治改革也是非洲聯盟的目標之一。梅克爾非洲之行的第一站就是非盟所在地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周三,梅克爾與非盟代表的會談中,議題將涉及索馬利亞、蘇丹和乍得的危機。

八國峰會期間,梅克爾把非洲提到了重要議事日程的高度。2008年前,德國對非洲的發展援助將增加七億五千萬歐元。長期以來,德國對非洲的政策僅限於發展援助。梅克爾認為這一狀況必須改變,因為其它國家,特別是中國已經捷足先登。德國人不應把非洲視為安全隱患,非洲更是德國經濟的發展機遇,是能源產地、銷售市場和生產投資地。隨梅克爾出訪的德國經濟代表團將對此做出判斷。

中國在擁有重要資源的非洲國家十分活躍,歐洲輿論對此不乏批評之聲。去年,中國舉辦了首次中非峰會。作為回應,歐盟將在今年12月組織一次歐非峰會。梅克爾則設想在非洲與中國進行合作,中方對此並不反對。梅克爾說:「我們對中非關係十分關注,我們擔憂的是,中國只是購買非洲的資源和原材料,但並不關心這些資源交易是否有公平的基礎。如果今後非洲的項目能夠進行招標,各國都有機會參與競爭,這樣大家就有合作的機會,比如中國和非洲、中國和德國。」

但非洲國家領導人所希望的並不是複雜的官僚程序,更歡迎中國的貿易和投資給本國經濟注入活力。梅克爾希望通過此次非洲之行為德國樹立鮮明的形象。此前,德國總統科勒已多次訪問非洲。今年八月,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也對非洲進行了訪問,可以說為梅克爾此行作了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