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51108 UNESCO Erziehungskonferenz

Pascal Lechler2008年11月26日

聯合國將作出更多努力,改變殘障人在教育和職業培訓方面受到排斥的狀況。國際橫向比較顯示,德國在這方面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向歐洲鄰國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世界教育大會11月25日在日內瓦召開,本年度大會的主題就是促進殘障人士融入社會生活。

https://p.dw.com/p/G1sP
德國殘障兒童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

本次在日內瓦舉行的為期4天的會議上,來自世界各國的1500多名專家共同討論,如何能使殘障兒童更好地在普通學校體制中獲得健康發展。今年第48屆世界教育大會的主題是"融合教育",即讓所有人,無論是健康人還是殘疾人,獲得同等的受教育和發展潛能的機會。讓殘障兒童進入普通學校已經不是一個新的話題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辦公室的阿凱多女士指出,有許多國家已經在這方面積累了不少積極的經驗,不過:„在有一些國家,特別是在東歐地區,普遍的看法還是,殘障兒童是有缺陷的,因而他們被集中在特殊學校裡,普通學校裡沒有他們的位置。"

即使在德國,也還存在嚴重不足。在德國,只有17%的殘障兒童上的是普通學校。聯邦政府殘疾人事務專員埃佛斯-邁爾還指出,德國各個聯邦州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有40%以上的殘障兒童都上普通學校,比例是德國最高的,而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這一比例只有7%。德國在2006年簽署了聯合國殘障人公約,並由此作出承諾,要讓90%進入學校的殘障兒童,與健康兒童一起坐在課堂上。

德國沒能實現的目標,在其他一些國家,已經成為現實。在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塞普勒斯、馬爾他、英國、瑞典、挪威和立陶宛,上普通學校的殘障兒童都超過了90%。德國的鄰國奧地利也在短短數年內,將這一比例提高到了50%以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辦公室的負責人阿凱多指出,令人驚訝的是,恰恰是殘障兒童教育融合工作做得很好的芬蘭,在經合組織的國際中學生學科項目測試中,獲得了最佳成績。„在北歐國家,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整個學校體制中,他們始終考慮到融合的因素。無論是學校的規劃,組織結構,教材還是教學效果的評估,所有這些都考慮到了平等的因素。與事後在勞動市場上強調機會均等相比,這樣一個教育體制更能有效地促進融入。"

就是說,殘障兒童融入學校生活,並不意味著整體教育支出的提高。阿凱多說,從長遠看,現在用於專收殘障兒童的特殊學校的資金,以後可以投入普通學校,使之在改進後,能適應殘障兒童的需求。

在阿凱多看來,人們需要換一個新的視角。她認為,日內瓦的世界教育大會給德國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其學校制度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