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教育機會均等難實現

2012年5月7日

十年前,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中,德國得到了出人意料的低分。儘管政界進行了各種改革的嘗試,但是仍然不能保證所有孩子得到公平的教育機會。

https://p.dw.com/p/14on3
Deutsch-türkische Schulklasse in Berlin Rami (l) schaut in das Lesebuch von Kalle und verfolgt aufmerksam die Worte, die sein deutscher Schulkamerad liest (Foto vom 29.10.1998). Beide Jungen lernen in der Klasse 3a der Nürtingen-Grundschule in Berlin-Kreuzberg. Hier sitzen deutsche und ausländische Kinder seit der 1. Klasse nebeneinander und absolvieren den gleichen Unterrichtsstoff. An der Schule wird - auch in der Klasse 3a - nach der modernen Unterrichtsform der italienischen Ärztin Montessori unterrichtet. Den individuellen Neigungen der Schüler soll dabei mehr Spielraum gegeben werden.
Deutsch-türkische Schulklasse in Berlin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普雷冊爾(Manfred Prenzel)是德國政府的教育政策研究員和顧問。他有時候也會發布一些令人不悅的消息。今年3月初,他在聯邦議院的教育委員會上宣佈,德國存在嚴重的教育機會不公正問題。他說:"生活在不同聯邦州的中小學生接受的教育和開發程度完全不同。各州之間同年級的學生授課內容和掌握程度的差距最多可以達到1.5個學年。"換句話說:比如在不來梅或者石-荷州上學的孩子,就比在巴伐利亞或者薩克森州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要吃虧的多。然而,在聯邦制的德國,教育屬於各州主管的事務,每個聯邦州政府都會根據其施政理念和財政條件來推行自己的教育政策。因此,由巴伐利亞教育部門出具的高校入學資格證書就比柏林的更有價值。

Schule Europaschule
德國學校教育的地域差異這麼大?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此外,根據孩子所就讀的學校不同,以及家庭條件的不同,他日後的教育和發展機會也大相徑庭。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Bertelsmann-Stiftung)最近發布的一份"教育機會透視鏡"(Chancenspiegel)研究報告再次明確顯示,在社會邊緣社區長大的孩子,父母教育程度較低的孩子,或者是移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在學校裡取得優秀成績的幾率要遠遠低於父母教育程度較高、生活富足的孩子。這一研究結果是令人沮喪的,主要因為它並不是一個新消息,早在十年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為德國打出的低分就應該促使全德國實施有效的改革,改善這一狀況,但事實證明這一切都失敗了。

PISA研究報告帶來的沉重打擊

曾幾何時,德國的教育體系一直被認為是高效和完善的。面對面的教學輔導,以及在小學階段之後將學生分流到文理中學(Gymnasium)、實科中學(Realschule)、普通中學(Hauptschule)的制度從來沒有被質疑過。直到2001年,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第一份國際學生能力評估報告(PISA),德國的教育體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低分。在閱讀、數學、自然科學等所有考察科目中,參加測試的15歲學生都取得了低於發達工業國家平均水準的分數。另一點發現則是格外敲響了警鐘:在任何一個國家,社會出身對學習成績的影響都沒有德國更嚴重,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移民家庭子女的整體學習水準比德國更差。所謂的教育機會均等,根本成了一句空談。

Integration von Ausländern
移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較差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從那時起,全德國上下就開始了熱火朝天的改革運動。每個聯邦州的實際改革措施都不盡相同,但是目標都只有一個,讓家庭出身不再成為束縛教育機會的圍城,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上大學。建立一個"教育共和國"成了終極目標,畢竟對於像德國這樣一個自然資源匱乏、技術水準先進的國家來說,擁有聰明才智和革新能力的人才正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教育"早在幼兒園階段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五歲兒童就可以入小學,此外,在經歷了最初的阻力之後,全德國範圍內有不少全日制的小學應運而生。課程設置更加照顧跨學科需求,並更多地以實踐項目為導向,學校也致力於為學生提供更加適應個體情況的輔導。在很多情況下,決定一個孩子的求學道路是否順利的關鍵時期,不是在小學四年級結束的學校分流階段,而是在進入了不同形式的中學之後。目前在國際學生能力評估中,德國15歲學生的閱讀能力處於中游,在數學和自然科學領域甚至明顯高出平均水準。取得高等學校入學資格的學生人數也在上升。然而,教育機會均等的情況卻始終沒有進步。

教育的叢林

有些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改變:比如專業的教育人員仍然匱乏,學校的經費仍然不足,德國的整個教育體系仍然被一種互相競爭比政績的心態所主導。這種競賽心理不僅存在於各個聯邦州之間,各個城市、社區乃至每所學校之間都在比賽。每個教育機構都各不相同,追求不同的重點,都想在整個體系中脫穎而出。有的學校重視音樂和藝術方面的培養,有的學校則著重扶植技術和自然科學;有一些學校為移民家庭子女設立額外的語言課程,而另外一些學校則特別開設了俄語或者中文班。只有能在紛雜如叢林的學校體系中辨明方向的人,才會給自己的孩子找到合適的學校;其他的大部分人只能是碰運氣了。

作者:Silke Bartlick  編譯:雨涵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