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年輕醫生出國另謀高就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8月4日

德國的醫院正面臨著生存危機。高校附屬醫院的醫療工作者工作條件惡劣,在不斷削減財政預算的前提下,醫院合並壓力也日益增大。持續了一周的遊行抗議活動今天進入高潮。

https://p.dw.com/p/7006
你們自己做手術吧,我們不幹了。圖片來源: dpa

過去醫院實行每日結算,現在則代之以按病例結算的總價制度。由此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官僚手續,使得醫院入不敷出。然而對許多大學附屬醫院來說,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圖賓根大學醫院行政主管,兼德國高校附屬醫院聯合會主席斯特爾說,「最大的問題在於州政府針對大學醫院的減縮開支計劃。」

斯特爾認為,在縮減開支的壓力下,現有的34所大學附屬醫院將難以為繼,事實上必須減少到25所。在柏林已經有三所高校醫院合並,在慕尼黑也有相似的計劃正在醞釀之中。在黑森州,馬爾堡大學和吉森大學的醫院已經合並,在石荷州則是呂貝克和基爾大學。斯特爾預計下一個合並項目將在北威州展開,因為科隆,杜塞道夫和波昂三地的範圍和整個柏林市相當。

高校醫院的醫師們首先站出來反對。8月4日上午,馬爾堡醫師聯合會發表了一份聲明,號召在首都柏林舉行一次反對惡劣的工作條件和降低薪水的遊行活動。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年輕醫生到外國去尋找工作。比如在荷蘭,一個醫生的起薪約為一年11萬歐元,比德國多出一倍還不止。

而在去年,巴伐利亞州,巴登-符騰堡州和黑森州更是單方面修改了公務員的勞資協定。節假日補貼減少,每周工作時間延長,加班費也變得更低──所有這些都首先關係到大學附屬醫院醫生的切身利益。他們的境況比在市立醫院或社區醫院工作的同事們要差得多,因為聯邦政府和社區政府早在今年初的勞資談判中就確定了每周38.5小時的工作時間。

「很明顯大學醫院在競爭中處於劣勢」,斯特爾這樣認為。對年輕的醫科生來說,在研究和教學領域的工作變得越來越沒有吸引力。斯特爾認為,作為僱主,大學附屬醫院也應該對它的專業雇員們負責,這樣才能保證制定一個合理的薪水標準。

斯特爾發現,一個可笑的現象是,一方面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另一方面在歐洲勞動時間法的規定下,科研和教學的時間卻在縮短。「在其它地方絕不會有這種情況出現。」 在歐洲,科研人員每周工作不允許超過48小時。同時歐洲法院還規定,值班時間也算作普通工作時間。「我們要求,不將高校的研究人員和大學醫院的醫生包括在這一立法規定的範圍內。」斯特爾解釋說。他估計,如果按照這一規定執行的話,僅在圖賓根大學附屬醫院就必須在現有的950個工作崗位的基礎上再增加80到100個位子。

引入新的加班制度後,還需要一系列新的跨部門勞動安排表。於是人們不禁要問,是否應該啟用對如何處理緊急情況毫無所知的醫科學生,來代替守夜的值班醫生呢?

時至今日,在公眾面前,政治家們對科研和教學的工作時間規定仍然諱莫如深。德國的各大科研機構也沒有足夠勇氣來面對這一問題。曾經寫給總理施羅德的一封相關的信函也得不到答覆。斯特爾說,當局在這些實質性問題上小心謹慎得過頭了。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