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Interview Fischer

2010年2月18日

據2月17號路透社報導,中國政府於去年12月份出售了340億美金美國國債以後,在持有量上已經不再蟬聯第一的位置。日本繼2008年9月被中國取代後又坐回了美國第一大境外債權國的交椅,12月份買進美國國債115億。中國出售美國國債這一舉動是中國政府出於經濟還是政治上的需要?對中美關係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德國之聲記者就與此事件的相關問題採訪了德國發展政策研究所亞洲經濟問題專家費多麗(Doris Fischer)。

https://p.dw.com/p/M4Wk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國這次出售美國國債是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

費多麗:.現在報導上提及的關於中國大量出售美國國債的情況其實是去年12月份的事情了。這個事情也就應該被劃分到去年裡。售出的原因可能是多種的,一方面中國政府確實因為巨大的美國國債持有量而考慮應該適當的減持,而且它也是想試探一下市場的反應而做出如此舉動,量不是很大,只佔很少的百分比。同時在美國與中國就很多問題有分歧的情況下中國政府也想表明購買美國國債不是它長久的必然選擇。

德國之聲:中國政府的這種舉動是出於政治層面上的還是經濟層面上的需要? 

費多麗:我覺得兩方面都有,經濟上中國確實擔心美國現有的經濟政策有多穩定,經濟危機在美國會繼續產生哪方面的影響。中國對美國的經濟政策不滿意,在相關政策方面可能會有一些方向性的調整,如果這種調整存在,也是一種溫和的調整。但中國也借此向美國發出了政治訊號,告訴他們,你們看著,我們還有別的招兒。 很有意思的是這些公佈的數字能夠產生這麼多的頭條報導,也同時讓中國能看到美國以及世界市場範圍內的反應。但是整個事件是有一個時間差的,不是說中國政府昨天剛剛公佈了減持數字。這個數字是去年十二月份的,所以我們不能過多的解讀它。

德國之聲:不管是出於政治上的,還是經濟上的考慮,您認為中國找到了正確的切入點了嗎?

費多麗:面上來講,中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這個切入點)。美國現在的處境比較艱難,它需要繼續負債來度過危機, 而且也需要願意接手他債務的人。從長期角度來講,我不是非常肯定中國是否已經找到了正確的切入點 。如果中國內部真的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向美國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它就必須考慮到自己在美國可能會長期扮演一個極度負面的形象。這是中國政府不願意,也不可能願意看到的。也許這對於中國來說不如十年前那麼危險,但是中國也好,世界也好,都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中美關係的未來應該是朝著緩解衝突的方向發展的。我們現在雖然看到一系列諸如美國對台軍售,達賴喇嘛這樣的事件,可是減持這一事件是去年十二月份發生的。所以我們不能對其過分解讀,這不是說中國美國吵起來以後你一拳,我一腳。而且中國過去一直在減少美國國債的購買量,這個趨勢之前就有,不是說到去年十一月份還都是增持,突然在十二月份減持。中國也是想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有很多分析家說中國正是因為當前與美國的這種關係而很難做到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如果真是這樣,那減持也不失為中國經濟上減少對美國依賴的一種好辦法。

德國之聲:為什麼偏偏是日本買走了美國的國債,它是出於一個什麼樣的考慮來這樣做的呢?

費多麗:在這方面確實有說法提出這是一個混合了經濟目的以及政治目的做法。日本基本上對美國的高債務政策不採取批評態度,因為它自己也是一個高債務國家。日本的這一做法當然也會被許多人認為是其向美國靠攏並且向中國表明立場的舉措。我個人卻不會對此做過分的解讀,因為這裡面涉及的量對於中國和日本來說非常小,如果接下來的半年還都是這種中國賣,日本買的情況,那時我們才可以說,哦,這裡面著實還有別的意義,但是光看這一個月的數字,確實沒什麼好多想的。

德國之聲:有些中國媒體說是美國逼著中國賣國債,再讓日本歐洲等盟國再以較低的價格買回,以減少中國手中的籌碼。對這個觀點您怎麼看?

費多麗:這個聽起來有點像簡單的陰謀論。美國現在的情況怎麼能逼著中國賣自己的國債呢?那中國要是就是不賣呢?這沒什麼道理,美國也做不到這一點,這完全就是一個簡單的陰謀論。我也想不出來美國用什麼手段能達到如此目的,這也完全與我們剛才說的中國政府是出於自身考慮而為的說法相駁斥。我在中國的媒體裡沒有看到這些,但是我知道陰謀論的市場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在關於中美兩國的問題上。這在我看來毫無根據。

德國之聲:中國這樣做會不會損害到自己?

費多麗:現在的這個相對於總量來說這麼小的量不可能產生什麼損害,如果產生損害,也只是因為世界在對此事件誇大解讀的前提下,可能會指責中國以此對美國對華政策施壓乃不公平之舉。但是我覺得這種解讀比較誇張,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試探,試探市場的反應。中國現在的處境也不是非常好的,匯率是一個一直困擾它的問題。中國沒有意願在長遠意義上削弱美國以及其貨幣。這會影響到中國自己的出口產業,它也寄希望於一個自由的全球貿易環境。這種環境也是中國現有經濟發展模式的基礎。所以這次出售行為最多也只是一個小小的試探,不是大規模拋售,還沒有達到對它自己能產生損害的量。如果中美之間的衝突真的越來越多,我們應該首先站出來阻止這一趨勢的發展,因為它會對整個世界產生損害。 把這方面的問題無限擴大對誰都沒有好處。

德國之聲:中國的經濟發展需要一個經濟強大的美國,反之亦然。中國政府出售國債這一舉措會不會影響到兩國之間的某些平衡關係。

Doris Fischer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Entwicklungspolitik
德國發展政策研究所亞洲經濟問題專家費多麗(Dr. Doris Fischer)圖片來源: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Entwicklungspolitik

費多麗:還得說,這從量上來講根本不可能,這個量相比來講太小了,不會對兩國的關係產生影響。總的來講現在還很難確定美國要怎麼做才能擺脫危機,同時中國需要一個穩定的美國。但又不希望別人對自己的事情指指點點。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事情,美國越強,對中國的指導力度就會越大,至少它們自己是這麼認為的,但是金融危機也顯示了,美國的經濟政策也不是無可挑剔的。所以中國政府也希望美國不要老是擺出一副自以為是的姿態。但是它做出傷害美國的事情也是沒有意義的,現今兩國的這種相互依靠的關係已成定局,不只是因為中國有美國的國債,這其中也有貿易關係,投資關係,以及國際社會層面上的合作關係。中國覺得美國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它是多麼的需要中國,反之亦然。這是經濟上的一個小動作,而且也有它的道理 。哪怕我說的話可能沒有什麼料在裡面,但是我還是要說我們不用把這個事情放大再解讀。因為如果這樣,我們可能會促使一些原本沒有那麼強烈的衝突變得很強。因為這個事情就是中國政府試探性的一種嘗試,如果反應強烈的話,這種衝突就會變本加厲的發展。中國2005年調整匯率的時候也是從一些小動作開始的,就是想看看市場的反應。這種反應越敏感,中國政府以後就越不敢推出一些也許是必要的政策。 最近一段時間中美兩國在許多問題上都存在分歧,現在又出現了這麼一個數字,雖然它說的是去年十二月初的事情,但是這裡面對其誇大解讀的危險是存在的。

作者:任琛

責編:謝菲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