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報業黑色的一天

2012年11月14日

本周二(11月13日),德國歷史悠久的左派全國性日報《法蘭克福評論報》申請破產保護。德國媒體出版業面臨的危機由此可見一斑。

https://p.dw.com/p/16j0c
"Frankfurter Rundschau - Geschichte" steht am 13.11.2012 in Frankfurt am Main (Hessen) an einem Fenster des Redaktionsgebäudes der Zeitung. Der traditionsreichen linksliberalen Tageszeitung «Frankfurter Rundschau» droht das Ende. Der Verlag, der dem Kölner Medienhaus M. DuMont Schauberg MDS und der SPD-Medienholding DDVG gehört, stellte am Dienstag Insolvenzantrag. Foto: Frank Rumpenhorst/dpa +++(c) dpa - Bildfun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評論報》申請破產的舉動並不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但消息傳出,仍然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受到衝擊的不僅是該報的近500名員工以及訂戶和零售商。對於一直在困境中尋找有效的商業運作模式的整個德國報業來說,這都是一個灰暗的日子。

面臨停刊危險的《法蘭克福評論報》一直是戰後德國媒體業的一個重要聲音。該報創刊於1945年8月1日,是西德民主新聞的創建者之一。1946年至1973年,該報的發行人和主編一直是格羅爾德(Karl Gerold),一位在納粹時期受過迫害的的社會民主黨人。在他的領導下,《法蘭克福評論報》成為了一份左翼自由派的報紙,形成了其重批判性、知性的風格。它與《法蘭克福匯報》、《南德意志報》、《世界報》和《日報》一起,組成了德國報業出版業的"甲級"聯隊。

"不能指望這份報紙賺錢"

因此許多德國人不願相信,這樣一份報紙會從德國的媒體界消失。但該報多年來的經營困境迫使報社持股人作出了放棄的決定。過去幾年,《法蘭克福評論報》平均每年虧損2000萬歐元。今年上半年,該報的訂戶數量和廣告收入持續下降,營業額大幅縮水。

Sitz des Kölner M. DuMont Schauberg-Verlages (Bild vom 28.11.2002) dpa/lnw
科隆杜芒出版社大樓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財政困境在本世紀初就已經初見端倪。相應而來的是一系列節約措施。2004年,社民黨的媒體持股公司DDVG接管了《法蘭克福評論報》的大部分股份。2006年,科隆的老牌出版社杜芒(NDS)收購了該報50%的股份。出版社擁有者內文‧杜芒(Neven DuMont)當時就表示,不能指望《法蘭克福評論報》賺錢。他的目的是讓這份報紙走出困境,並以其影響力提升杜芒旗下其他地區性報紙的地位。

此後報社進行來許多革新嘗試,包括降低成本,適應潮流縮小版面為"攜帶型",同時加大網路版的投入,《法蘭克福評論報》的網路客戶端服務曾獲得多個媒體獎項。但以上措施和上億歐元的投入似乎已無力回天。該報的訂戶數量從創建初期的40萬下降到了目前的11,8萬。

凸顯印刷媒體困境

《法蘭克福評論報》的命運是德國印刷媒體的縮影。面对網路媒體攻佔市場,讀者大量流失和廣告收入銳減,傳統的紙質報刊幾乎都遇到了經營困難。但《法蘭克福評論報》又有其特殊性,首先它要面對同一大都市內的有力競爭者-《法蘭克福匯報》。有媒體分析指出,評論報長期以來沒有確立起它在當地的地區媒體優勢。同時有業內人士認為,左翼自由派讀者群的消解是導致訂戶數減少的主因。此外,沒有及時在德東地區廣泛贏得讀者以及在數位領域涉足太晚,也被認為是該報未能力挽狂瀾的原因。

Einige Ausgaben der Blätter "Der Tagesspiegel" und "Berliner Zeitung" liegen am 22.11.2002 an einem Kölner Kiosk nebeneinander. Das Bundeskartellamt hat die von der Verlagsgruppe Holtzbrinck geplante Übernahme der "Berliner Zeitung" gestoppt. Da dem Stuttgarter Unternehmen bereits der Berliner "Tagesspiegel" gehöre, entstünde eine marktbeherrschende Stellung bei regionalen Abonnement-Zeitungen in Berlin, sagte der Präsident der Behörde, Böge, am 22.11. in Bonn. Holtzbrinck sei ein entsprechendes Abmahn-Schreiben mit der vorläufigen Entscheidung zugegangen, dass die Fusion in der beabsichtigten Form "nicht genehmungsfähig" sei. Holtzbrinck bleibt trotz der Einwände des Bundeskartellamts optimistisch für das weitere Verfahren
數位時代的印刷媒體生存艱難圖片來源: Co

《法蘭克福評論報》申請破產保護後,將由託管律師暫時管理資產,尋找新的投資方。報社日常工作繼續,報紙繼續發行。但許多業界人士認為,停刊只是遲早的問題。《法蘭克福評論報》是德國第一家進入破產程序的全國性大報,但不會是最後一家。據《明鏡周刊》報導,Gruner+Jahr出版集團旗下的《德國金融時報》可能也將時日不長,集團高層將在本月內就是否繼續出版該報進行討論和表決。

綜合報導:葉宣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