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來自非洲的掠奪藝術品?

2013年12月27日

德國的民族博物館有大量來自德國昔日殖民地國家的文物。批評人士要求將這些文物物歸原主。

https://p.dw.com/p/1Ahfk
Beutekunst aus Afrika
圖片來源: Stiftung Preußischer Kulturbesitz / Martin Franken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舉世聞名的柏林博物館島對面洪堡論壇的建築工地上,大吊車正在緊張的工作。按計劃洪堡論壇將於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屆時,柏林民族博物館的收藏將成為這裡的一大亮點。其大部分展品不屬於歐洲文化。德國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負責人帕爾辛格( Hermann Parzinger)說,民族博物館的搬遷使其展品與博物館島所謂的高層文化真正獲得了價值上的平等待遇。但是持批評態度的團體"反對洪堡21"則因該博物館的大量展品具有殖民主義背景而加以抵制。

殖民主義掠奪

政治學家艾金斯(oshua Kwesi Aikins)說:"其大部分收藏是掠奪藝術品。"民族博物館藏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來自德國殖民地時期的喀麥隆。歷史學家克普(Christian Kopp)說,許多收藏雖然通過贈送、購買或者交換等和平的方式獲得,但是在"殖民統治的情況下,根本談不上交換。"這些藝術品"常常是通過偷、搶或者敲詐所得。"

這也喚起了人們對納粹掠奪藝術品的回憶:納粹統治時期,被掠奪的猶太人藝術品大量進入了德國的博物館。這一問題的解決被拖延了幾十年。而對於這些來自昔日非洲德國殖民地的藝術品的歸屬問題,至今仍被盡可能地迴避。

Deutschland Museum Goldschatz von Eberswalde Bronzezeit
德國博物館中的金製器皿圖片來源: Imago

獲贈還是盜竊所得

在柏林,來自喀麥隆的最著名博物館藏品是鑲嵌著珍珠的尼奧亞(Njoya)的王冠,據稱是1908年喀麥隆國王尼奧亞送給德國威廉二世國王的禮物。實際上饋贈的原因是德國大規模施加政治壓力的結果。迫於德國的壓力,喀麥隆國王決定與德國合作,以便能夠與德國殖民者獲得政治上的平等。在洪堡論壇展出的文獻將部分揭示這段歷史。

喀麥隆迄今沒有正式要求歸還王冠。幾年前巴姆穆王國的首領還表示可以讓王冠繼續留在柏林。但是一些喀麥隆知識份子不這樣認為。專門研究殖民地問題的作家恩嘎昂(Patrice Nganang)稱王冠不是被贈送而是被"盜竊",是"欺騙來的禮物"。喀麥隆國際關係學院的蓬迪(Jean-Emmanuel Pondi)教授則以聯合國憲章和公民自決權為依據,強調這些收藏品"是民族遺產。因此不能歸屬德國,法國或者英國所有。否則從法律上來說毫無道理。"

Schatz des Priamos
德國博物館收藏的文物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法律與道德倫理

無論是王冠或日常用品,面具還是雕塑:博物館通常是從殖民時代前往非洲旅行的人手中獲得這些物品。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和藝術法專家們都表示,根據歐洲的法律,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這些收藏品都是合法所得。國際博物館理事會倫理委員會主席施萊爾(Martin Schärer)說, "從法律上來說,這些物品都是合法地從殖民地運回歐洲的。因此,有關這些藏品的爭議難以取得更多的進展。"

柏林民族博物館非洲部主任榮格表示,100多年過去後人們對於藏品合法性當然還有爭議。他說:"不過我們同奈及利亞的代表達成協議,不再去討論這些收藏品來源的合法性,因為這種討論不會有任何結果。我們制定的共同目標是,在奈及利亞舉辦展覽展出這些文物。之所以能夠開展這一合作,是因為這些銅器的起源基本上有據可查。"

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負責人帕爾辛格認為,這一合作擴大的空間仍然非常大。他說:"我希望洪堡論壇能夠成為一個也能瞭解其他文化的地方。"

作者:Aya Bach 編譯:李京慧

責編:萬方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