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仍是IS恐襲目標之一

葉宣/安靜(德新社、法新社、ARD)2016年1月14日

德國內政部認為,德國發生類似巴黎恐怖襲擊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憲法保護部門則主張建立一種新的反恐「風險管理」機制。

https://p.dw.com/p/1Hdwd
Deutschland SEK Symbolbild
德國特種部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F. P. Tschauner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內政部一份內部文件稱,"伊斯蘭國"極端分子在德國製造類似巴黎恐怖襲擊的可能性隨時都存在。"我們在恐怖分子的瞄準範圍內",內政部一名發言人對法新社表示。此前德國發行量最大的《圖片報》披露了這份內部文件的部分內容。例如"德國是以'聖戰 '為動機的暴力活動的預定和切實的目標"。內政部發言人對此表示:"這並不是一個全新的認識。"

"具有象徵性"的"軟性目標"

去年12月初,德國聯邦刑偵局就曾向德國經濟界人士發出一封信函。信中稱德國是極端"聖戰"組織"伊斯蘭國"的既定目標之一。政府代表以及"具有象徵性"的和"軟性"的目標都有可能成為襲擊的對象。"大型體育活動以及其他在封閉空間或露天舉行的公眾活動"也在可能受到襲擊之列。

聯邦刑偵局在信中警告,在未來應對"多次出擊、甚至先後數天內在不同時間、由多個行動單位實施、針對不同類別目標的恐怖襲擊"做好心理準備。除了動用槍械和非常規爆炸及燃燒裝置,恐怖分子還可能實施自殺式襲擊。

根據聯邦刑偵局的分析,實施恐怖襲擊的可能是從敘利亞和伊拉克返回的"聖戰"分子。據德國內政部稱,安全部門掌握的情況顯示,有780人從德國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參加"伊斯蘭國"及其他恐怖組織的戰鬥或以其他方式支持上述組織,這些人中有三分之一又回到了德國。

德國極端伊斯蘭"危險分子"的人數之高顯然是前所未有的。德國聯邦刑偵局(BKA)的一名發言人向德新社介紹,安全部門現已將446名有極端伊斯蘭主義背景的人列為"危險分子"。也就是說,警察和情報機構傾向於認為,這些人可能會從事恐怖活動。

"IS已向我們宣戰"

聯邦憲法保護局局長馬森(Hans-Georg Maaßen)認為,鑑於在德可能發生恐怖襲擊的跡象層出不窮,必須改變"風險管理"方式。他對德國柏林-布蘭登堡廣播電台(RBB)說,目前尚不清楚,慕尼黑除夕夜的恐襲警告是否是誤報。馬森警告說:"'伊斯蘭國'已向我們,向德國和西方宣戰,他們要進行恐怖襲擊。"

Potsdamer Sicherheitskonferenz zur Cybersicherheit Hans-Georg Maaßen
聯邦憲法保護局局長馬森(Hans-Georg Maaßen)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Hirschberger

不會總是立刻取消球賽

馬森補充說,情報機構無法每一次都快速精確地判斷現實的危險,有時候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也要採取安全措施。他繼續指出:"我們以後不能只說要麼'開燈'要麼'關燈' ,我們需要一個靈活的調光器。"他舉例說,舉辦足球比賽,(收到恐襲消息),不能總是立刻宣佈取消,而是要加強安全措施。馬森接著介紹,其他國家也學會了應對措施,"這樣一來,即使面臨高度恐襲危險 ,足球比賽之類的公眾活動依舊可以在受到保護的框架下進行。"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