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之聲專訪蒙古總理巴亞爾

2009年3月30日

蒙古國總理桑吉‧巴亞爾訪問德國期間接受了德國之聲電視台的採訪。巴亞爾總理表明,處在中國和俄羅斯兩大鄰居間的蒙古的外交政策是以平衡為軸心,歐盟是它的第三支柱。在達賴喇嘛的問題上,蒙古清楚地劃分政治與宗教的界限。

https://p.dw.com/p/HMir
接受德國之聲採訪的巴亞爾總理圖片來源: DW-TV

德國之聲:蒙古國位於兩個大國之間:中國和俄羅斯。您的國家因此在政治方面特別重視保持其中立性。不過,僅因為蒙古豐富的礦藏,就足夠引起鄰國對它的欽羨。

桑吉‧巴亞爾:的確,平衡是這裡恰當的詞匯。保持平衡是一種藝術。我們已經看到,我們不僅要在鄰國間保持平衡,而且還有必要同世界其它地區保持平衡。尤其是在民主制度下的工業國家裡,我們努力尋找第三方夥伴。這是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利益。出於這個原因,我們外交政策的第三支柱便是歐盟,在歐盟中則是具有重大影響的德國。

德國之聲:在這一平衡政策中,德國佔有怎樣的份量?

桑吉‧巴亞爾:第三支柱並不是哪個單一國家,而是一個國家聯盟 - 歐盟。這裡,德國扮演的角色很重要,此外,美國、日本和韓國都很重要。德國和蒙古之間,各個領域都保持著夥伴合作關係。但是,兩國經濟合作的可能性還有很多潛力有待挖掘。德國是世界上投資額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它在蒙古的投資排名,還進不了前10位,德國在蒙古的投資排在第17位。2008年,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僅達6000萬歐元。我們希望能夠擴大雙邊的經濟合作,尤其希望德國在蒙古進行更大規模、對大型項目的投資。

德國之聲:世界金融經濟危機也沉重打擊了蒙古。此前,蒙古的經濟增長率每年能達到10%。在目前的情況下,您將怎樣來振興蒙古經濟?

桑吉‧巴亞爾:全球性金融及經濟危機不僅重創了世界經濟強國,它對我們也構成沉重打擊。蒙古國家的財政狀況同過去相比,降低了三分之一。蒙古的經濟發展取決於銅礦產品的出口。同去年相比,銅產品價格今年三月降至以前的三分之一。這是給我們釋放的明顯訊號。因此,我們必須使蒙古出口多樣化,除銅礦外,還要出口煤炭和焦炭。除原材料外,還要出口加工工業產品,這樣,蒙古才能獲得更多的經濟價值。然而,這一經濟困難只有在外國投資者到蒙古投資的情況下,才能夠戰勝。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有可獲利。

德國之聲:根據官方統計,大約40%的蒙古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顯然,豐富礦產帶來的財富沒有得到公平分配。

桑吉‧巴亞爾:在大型礦產項目實施方面,我的政府致力於礦產盈利公平分配的目標,在此過程中,必須重視環保問題。其他國家也有大型開發礦山的經驗,我們借鑑他們的經驗。我們必須注意,不能破壞環境,不能讓環境得不到恢復。另外一點是,將開發礦山的盈利公平分配,用這筆資金同貧困現象作鬥爭,如改善教育和健康體系。

德國之聲:藏傳佛教在蒙古植根很深,過去數年,喇嘛教在蒙古又有復興。很多人崇拜達賴喇嘛,許多蒙古包裡都掛有他的畫像。但在中國,收藏他的畫像便會受到懲罰,達賴喇嘛的畫像是禁止的。北京警告過您同達賴喇嘛拉開距離嗎?

桑吉‧巴亞爾:達賴喇嘛已訪問過蒙古5次。我們很清楚,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有自己的看法。但另一方面,中國對我們的態度也很理解,我們邀請達賴喇嘛來訪,並沒有政治用意。我們只想讓這名宗教領袖有機會面見他的數十萬信徒。同時我們強調,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奉行一個中國的政策,希望同中國保持良好的睦鄰關係。換言之,在達賴喇嘛的問題上,我們清楚地劃分政治同宗教的界限。目前,我們沒有具體的商議達賴喇嘛訪問蒙古的計劃。但他的信徒有熱切見到他的願望。

德國之聲:蒙古國派兵參與了伊拉克戰爭。美國、德國一定會歡迎蒙古也參與在阿富汗的打擊恐怖主義的戰鬥。

桑吉‧巴亞爾:蒙古國對打擊恐怖主義的立場是,我們大家都必須參與。我們積極參與了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鬥爭,在伊拉克是這樣,在阿富汗也是如此。今後,我們還會這樣做。在雙邊和多邊的會談中,我們可以商定,什麼時間、什麼時候,我們採取這個步驟。

作者:Guenter Knabe / 李魚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