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中小企業:希望得到中國平等對待

2016年12月25日

德國中小企業常常成為外國企業的收購對象。尤其中國人高漲的收購熱情引起了一些德國企業的擔憂。

https://p.dw.com/p/2Uor7
Deutschland Firmensitz des Spezialmaschinenherstellers Aixtron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O. Berg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中小企業希望面臨外國投資者收購嘗試時,能夠獲得政府更多的支持。這是德國中小企業聯合會對1400家企業開展問卷調查後得出的結論。路透社周五援引這份調研發布的報導稱,當被問及聯邦政府是否應加強對外國企業收購敏感技術企業,甚至在必要情形下,拒絕收購計劃時,37%的被問企業認為:"應當"或"傾向於加強管控"。在談及中國人收購德國企業的熱情時,德國中小企業聯合會主席馬裡奧‧奧霍芬(Mario Ohoven)表示,中國人的收購熱情說明德國企業非常具有吸引力。但他同時也表示:"德國政府仍應當在同北京進行交易時,保持一定的警覺。"

奧霍芬對路透社表示,大多數中小企業表示同外國新夥伴的合作較為愉快。他們能夠信守投資承諾,能夠遵守勞資合同。無論是參股,還是控股,投資方都會保留原有的生產基地。但奧霍芬同時也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投資者高度集中在創新性極強的德國中小企業方面。"這些企業主要包括高科技和軟體公司,以及能源行業的企業。

奧霍芬說,沒有人想和中國開展貿易戰,但開放市場也決不應當是個單方面的行為。他批評說,北京方面就計劃對德國汽車製造商制定配額,限制他們進入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當德國企業向中國投資時,中國會強迫德國企業必須找一個中方合資夥伴。奧霍芬說:"雙方必須擁有公平的游戲規則。所以德國中小企業期望德國政府能夠向中方闡明這一立場。"

中國高漲的收購熱情曾在德國引發激烈討論。福建宏芯收購德國愛思強的計劃在最後一刻以失敗告終。本已為這一收購計劃開了綠燈的德國經濟部長最後又因安全顧慮,收回了成命。稍後,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拒絕批准愛思強美國子公司被收購。最終,福建宏芯不得不放棄收購計劃。

 

達揚/雨涵 (路透社)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