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中如何共同應對經濟難局

2012年8月29日

德中第二次政府磋商會議本周四開始在北京舉行。德語媒體周二(8月28日)在相關報導中突出關注兩個題目,一是,兩國有意加強合作,應對全球經濟嚴峻局面;二是,德國在華記者處境不易。

https://p.dw.com/p/15y2I
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發表文章指出,梅克爾總理率領幾乎半個內閣踏上訪華征程,是要尋求同中國並肩應對之路:

「兩國均被視為全球經濟增長堡壘,是各自所在地區的最強大國民經濟,在國際上分別排名第二和第四。然而,因為歐洲的債務慘境和各工業國走衰,兩國的前景也初顯黯淡。‧‧‧

「就在同這一憂慮有關的討論中間,(梅克爾)總理動身了。此次德國訪華代表團的陣容之強超過以前任何一次,‧‧‧這一兩國政府磋商會議2011年6月首次在柏林舉行,中國沒有同其它任何一個國家舉行過這樣的會議。

Rundgang Merkel Wen Jiabao Hannover Messe
溫家寶與梅克爾圖片來源: dapd

「這凸顯了亞洲人對這一關係的重視程度。歐洲是僅次於美國的『出口世界冠軍』—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而在歐洲,德國以30%的份額明顯掌控了與中國的外貿。‧‧‧中國已成為僅次於法國和荷蘭的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

「因此,(北京)政府尋求密切與歐洲第一強國及其政府領導人梅克爾的關係。隸屬外交部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盟研究部主任崔宏建指出,整個世界的目光都朝向中國和德國,關注兩國如何應對危機,這一共同的責任(把德中)銲接在一起,梅克爾將向對話夥伴陳述歐元拯救行動的有效性,以及中國能如何提供支持;北京則應在(梅克爾)訪問期間表達對歐盟的信任,並將這一訊息繼續發向金融市場。」

外交部也參與恫嚇

多名在華德國記者日前聯盟致函梅克爾總理,呼籲她在訪華期間要求中方改善在華外國記者的工作條件。《南德意志報》就此指出,外國記者在中國工作從來都不容易,但數月來在中國所發生的情況卻標誌著新低點:

「記者及其中國助手們受到監聽、威脅、推搡、甚至毆打。在德國人發出公開信之前數天,駐北京、上海和香港的外國記者俱樂部也對『安全機構成員』和與其結幫的分子進行的恐嚇和施暴表示了『極大的憂慮』‧‧‧

A plainclothes officer at right tries to prevent a photographer from taking a photo of a Chinese police officer questioning two journalists near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Beijing Olympics planning committee seen in the background in Beijing, China, Monday, Aug 6, 2007. Police roughed up journalists at a rare protest Monday in Beijing, staged by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 the free-press advocacy group that accuses the government of failing to meet promises for greater media freedom one year ahead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 (AP Photo/Ng Han Guan)
記者處境艱難圖片來源: AP

「在中國,名義上是外交部負責(外國)記者事務。外交部的人其實是較為開明的官員,談話也常常是友好的。但是,從去年以來,可以清楚地看到,警察和秘密機構控制了局面。由於今秋將舉行十八大,國家機器內的緊張情緒增加。據外國在華記者俱樂部的一項調查結果,三分之一的成員表示,自己的中國助手受到當局的威脅‧‧‧外交部也參與了恫嚇。在發表了一篇揭露性報導後,一家報紙的記者不得不聆聽外交部一名官員這樣的恫嚇:『您是有夫人和孩子的。對(她)他們的安全,您要注意了』。」

摘編:凝煉
責編:苗子

[摘編自其它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