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微妙的德中友好城市關係

David Ehl
2019年12月20日

德國有不少的城市和鄉鎮都和中國的城市建立起友好城市關係。不過,鑑於目前中國越來越嚴峻的人權狀況,人們也不禁對這類交流的意義開始進行思考。

https://p.dw.com/p/3V61Q
Symbolbild Deutschland China
圖片來源: Imago-Images/photothek/T. Truschel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9月的一個周末,科隆大教堂旁邊的廣場上樹立起中國式的亭台、牌坊,天空中飄蕩著紙風箏,廣場上臨時搭起的舞台上,兒童合唱團在演唱中國歌曲。原來這裡是"中國節"的現場,遊客可以在這裡感受體會到中國頗具吸引力的方方面面。但是就在幾步之遙,國際特赦組織組織搭建起另一個宣傳平台,他們向過往的路人、遊客介紹中國糟糕的人權現狀。這後一幕在中國是見不到的。

半年來,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一再爆發抗議北京不斷加深對香港事務的干涉、特區基本法漸遭閹割的示威活動。上個月,美國《紐約時報》披露並分析了一批洩露的中國政府內部文件,這些文件概述了如何鎮壓新疆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民族的具體政策。然而,中國對維吾爾族少數民族的打壓早就受到了西方國家的關注。最近,德國足球俱樂部科隆隊暫停了在中國東北沈陽建立足球學院的計劃。俱樂部會員理事會負責人穆勒-羅默(Stefan Muller-Romer)在接受《科隆城市報》採訪提到相關事宜時將中國稱作"全面監控的國家"、"徹頭徹尾的獨裁"、"大規模地忽視"人權。一個商業球隊都可以做出這樣的思考,那麼一個有良知的城市可以去慶祝一個情緒歡快的"中國節"嗎?還可以就像科隆和北京這樣繼續維持友好城市關係嗎?

Deutschland Kölner Chinafest 2017
科隆中國節圖片來源: DW/Yue Fu

對話的空間

在回復德國之聲的問詢時,科隆市表示,"友好城市關係可以打開一片獨立空間,這是對國家一級外交政策的補充"。城市間通過對話的方式交流城市一級的議題,"當然"也會談到公民和人權價值。"中國節"不應該成為政治對話的平台。主辦"中國節"的科隆商務公司和國際特赦組織為代表的批評者之間已經做出溝通和協調。

德國之聲向德國多個同中國城市之間建立起友好城市關係的城市和鄉鎮都發出了相關問詢,但得到的答覆均與科隆市的答覆類似。很多城市強調,越是政界高層商談處理棘手話題的時候,就越是應該維護進行私人一級對话的可能性。杜塞道夫將這種形式稱之為"草根外交"。與寧波結為友好城市的亞琛表示,市民間的對話"在政治上是一種不可小覷的元素","有時候它甚至具有驚人的啟蒙作用的潛力"。與常州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的埃森也表示,"越是在政治大氣候不是那麼積極理想的時候,就更要維護好同友好城市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雙方都會非常珍視這樣的努力"。

Deutschland Düsseldorf
杜塞道夫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blickwinkel/S. Ziese

德國這些城市政府給出的回復中多是強調,友好城市關係主要涉及的是文化和教育等領域。它們當中,多數城市較少強調經濟利益。同上海建立起友好城市關係的漢堡市將友好城市看作是"通往世界的大門"。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城市沃爾夫斯堡是同中國城市建立友好關係最多的德國城市。沃爾夫斯堡的姐妹城市包括大連、嘉定、佛山南海和長春。大眾公司在這些城市都有生產線。根據網路資料庫中的統計,中德友好城市關係總共有88對。

最新結成的友好城市

目前德國和中國之間最新結交的友好城市,可能是位於下薩克森州的小城林特爾恩 (Rinteln)同重慶下轄的潼南區。林特爾恩的人口數量為2.5萬,潼南區人口總數達到95萬。今年6月兩地結為友好城市關係。當時林特爾恩市議會不少來自社民黨和綠黨的成員都反對這項夥伴關係,理由是對中國人權現狀的擔憂。最終市議會還是通過投票以微弱的優勢批准了同潼南區的夥伴關係。

林特爾恩市支持倡導這項夥伴關係的自民黨政治人物齊爾斯坦(Ralf Kirstan)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西方對中國人權現狀的看法存在部分的"扭曲"。他說:"如果從一開始我就對中方的人員說,從西方的觀點看中國人做錯了什麼,如果我訓斥他們,那可能我自身得到一種滿足感,可能我所代表的利益體獲得滿足感。""但實際上我們卻什麼也沒有實現,"他說,"因為中方夥伴已經開始把耳朵捂起來了,那個國家的情況也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如果想開展有意義的對話,雙方都應該平等對待。"

齊爾斯坦還說,社民黨一名議員雖然投票反對同潼南區結為友好城市,但是這名議員還是表示,他願意認識瞭解中國。

紅線

China, Shenzhen: Peking droht Hongkong mit Gewalteingriff
今年8月,深圳舉行特警反恐防暴演習圖片來源: Reuters/T. Peter

2000年前後,德中兩國間一下子結成了很多友好城市。在這些中國城市中,深圳不僅是一個眾多高科技產業公司落戶的城市,同時也是駐港部隊輪換的內地駐地。今年8月,深圳舉行特警反恐防暴演習,聯繫到一界之隔的香港當時已經連續出現了3個月的街頭抗議,難免令人解讀特警的演習並不是憑空而來。很多活躍人士早就擔心,他們的民主運動遲早有一天會以流血的方式結束,就如同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上上演的那一幕一樣。

紐倫堡國際關係局負責人緒爾格爾斯(Norbert Schürgers)說:"如果軍事行動從那裡展開,我們的夥伴城市當然沒有藉口開脫。"紐倫堡是深圳的友好城市。緒爾格爾斯說:"如果真的要是那樣,我們肯定會說:'行了,到此為止吧。'"不過他不相信這種情況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