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對「白金」的貪得無厭

2011年11月6日

10 月底越南海關逮捕一名企圖將1000公斤象牙走私到中國的嫌犯。他是在運送違禁品的最後一程被逮到。

https://p.dw.com/p/133v9
象牙走私日益猖獗圖片來源: DW-TV

越南專家還在研究這些像牙到底從哪裡來的時候,其實已經明白,這批非法的商品是在奈及利亞装上船的。抵達越南後這批貨再被轉運到一條河輪上,預定越過該國廣寧省的卡龍(ka long )運到中國去。相關單位獲得舉報,就在象牙運達中國之前人贓俱獲。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皮舍爾(Peter Pueschel)稱,中國和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牙需求市場,但是大部分的象牙其實是流向中國。

03.05.2010 DW-TV GLOBAL 3000 elfenbein 1
非法獵殺大象情況屢見不鮮圖片來源: DW-TV

象牙作為身份的象徵

象牙在這兩個國家是地位身份的象徵。在日本,象牙主要是用來製作印章。傳統上人們以此取代簽名。

中國的中小企業主則喜歡通過展示象牙雕刻品或是整支象牙來證明自己日益增加的自信心和經濟能力。這些昂貴的象牙象徵他們的成功。

禁止象牙買賣

1989年,華盛頓物種保護公約(CITES)公佈禁止象牙交易,即便如此也改變不了國際上買賣象牙的現實。應辛巴威、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和南非的要求,衍生出一些特例規定。而這些特例規定使得禁止象牙交易變得難上加難。在嚴格的限制條件下,這些國家允許國民出售象牙存貨。但是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的皮舍爾卻認為,在實際操作上幾乎不可能分辯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象牙。"這些例外的規定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因為它使得犯罪者更容易下手,在合法交易的掩護下走私非法象牙。"

比如在中國,有些商人擁有牌照,可以合法交易部分像牙產品。但是,經常演變成為,商人賣出象牙,卻私下保留牌照,以便下次在合法的掩護下將違法象牙賣到市場上去。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的霍梅斯(Volker Homes)對所謂的特例規定有不同的看法。在西非和中非,大象面臨絕種的危機,但是在辛巴威、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和南非卻還有很多大象。在博茨瓦納甚至出現這樣的情況,持續增加的人口必須和大象爭奪土地。"在這個國家,人們希望可以運用自己的資源。"

霍梅斯認為"主要的問題"不在所謂的特例規則,這其實只佔非法買賣的一小部分,他認為它產生的影響有限。他認為比較令人擔憂的是在剛果、埃及、蘇丹、奈及利亞等這些國家的非法買賣,這些非法品往往通過泰國轉到東亞的其他國家。

Elfenbein zur Verbrennung in Kenia
肯亞将查封沒收的象牙焚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Robert Hadley

偷獵的情況加劇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的皮舍爾也認為,"全球化和東亞的經濟繁榮使得偷獵行為變得更為猖獗"。象牙的價格在過去幾年至少增長一倍。視品質和做工的不同,一公斤象牙可以賺進1000美金以上的傭金。

因為收益增加使得非法獵捕變得更為吸引人,也使得保護大象的費用增加。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的主任發現,這些相關的非洲國家"沒有足夠財力去保護動物"。

不只是批發市場上的非法交易,零售商的走私也越來越多。特別是比較長時間在非洲工作的中國工人和外交人員通常會想盡辦法將小部分的象牙帶回中國。霍梅斯說:"亞洲對非洲的影響日益增加,其中可能也包括對象牙的需求。"

海關在沒有明顯增加人員的情況下,查封沒收的走私象牙越來越多,因此幾乎可以斷定,非法買賣象牙的數量增加了。

根據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紀錄,2010年是從公佈禁止象牙交易以來,查封沒收走私象牙最多的一年。專家擔心,2011年還會打破前一年的紀錄。

綜合報導: 邱璧輝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