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Daimler zögert mit LKW-Partner in China

責任編輯:德國之聲中文網2008年6月18日

世界最大的載貨車製造商戴姆勒看好中國和印度的卡車市場,並與印度合資夥伴簽訂建廠合約,而中國的卡車項目卻依然舉步維艱。此外,戴姆勒還計劃在東歐創建賓士轎車工廠,生產新一代的節能小車。德國之聲記者綜合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ELpi
這顆星的位置圖片來源: AP

需求旺盛的中國和印度是當今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動機。據戴姆勒汽車集團掌握的調查數據,中印兩國重型貨車的年銷售量約為50萬輛左右,相當於戴姆勒全年的卡車銷量。經過歷時多年的馬拉松式談判,戴姆勒終於在不久前與印度的摩托車製造商英雄(Hero)就卡車項目達成協議。

而在中國方面,戴姆勒欲與中國北汽福田共建卡車合資公司的計劃在屢生變故之後前景不明。戴姆勒卡車業務負責人Andreas Renschler本周一在接受《斯圖加特新聞》採訪時稱,"上個星期,我很高興地得知,我們的中方合作夥伴福田公司董事長宣稱將在奧運會之後公佈合資公司的組建方案。不過,我們還是先等等看,政治上的阻力不容小覷。"迄今為止,戴姆勒的中國卡車項目還只是紙上談兵。

總部位於斯圖加特的戴姆勒汽車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載貨車製造商。從幾年前開始,戴姆勒就打算進軍迅速壯大的中國市場--至今一無進展。數年前,戴姆勒曾經宣佈要與福田合資建廠,聯手開發卡車項目,但這一宏願在中國新出台的政策面前止步。中方規定,外國企業在華組建的合資公司數量不能超過兩個。而戴姆勒早先已經投入到小型載貨車、廂式轎車以及巴士的中國業務之中,指標數目早已用盡。到了2006年底,戴姆勒同意以小股東的身份加入北汽福田的公司營運,一年之後,卻因許可證遭拒不果而終。此後,戴姆勒與福田之間的談判依然時斷時續,直至今年4月底,中方有消息稱,雙方已經擬定了一份平分股份的協議草案。但連連碰壁的戴姆勒已經對此不抱太大希望。

建立東歐轎車生產線

此外,據汽車行業內部消息,戴姆勒周二將正式宣佈東歐地區的轎車生產計劃。戴姆勒是迄今唯一一家不曾染指於東歐轎車生產的著名汽車集團,而當地的轎車需求越來越有向豪華型發展的趨勢,勞工費用也明顯低於西歐國家。

圈內人士表示,戴姆勒董事會將會就工廠選址問題進行討論,可能的生產地點包括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以及塞爾維亞。第一批賓士A型及B型轎車將從2010年開始下線。配有前輪驅動系統的新一代賓士小車將在很大程度上拓充產品多樣性,並有利於出口北美等國。鑑於全球能源價格的飆升,汽車市場對節能小車的需求見漲。截至2010年末,賓士B型轎車也將安裝燃料電池動力系統。

目前,達姆斯塔特工廠的高額生產費用以及堅挺的歐元匯率使得戴姆勒在向北美市場供應賓士A型及B型轎車的時候力不從心。從今年年初開始,戴姆勒已經向美國的一些城市推出精靈小車(Smart),而對中國的出口業務也將於明年開始營運。目前,戴姆勒集團每年在達姆斯塔特的賓士工廠生產28萬5千輛A型及B型小車。

戴姆勒一名發言人表示,集團尚未就選址問題達成一致。戴姆勒將在六月底之前公佈建廠地點。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