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廣電總局指令:影視劇要符合「中國夢」

2014年5月17日

5月14日,中國影評人李星文在其新浪微博上發布消息,廣電總局最新指令,對於今年7月到10月時播放的影視劇,都要符合「中國夢」的要求。評論人士認為,習近平執政以來,一直在打造「中國夢」標籤。

https://p.dw.com/p/1C1hV
China Sitzung Zentralkomitee 12.11.2013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媒體《南方都市報》報導,5月14日,媒體人、影評人李星文在其新浪微博上爆料,廣電總局要求7月至10月播出的影視劇需符合"中國夢"要求:"'中國夢'是歷史的、未來的、也是國家的、個人的。講述保家衛國、時代英模、發明創造、當代創業、成材與成長、成家立業(大情感、不家斗)、民族團結、古代先賢的題材都符合中國夢的要求。播出重點要以當代現實為主,以表現當代中國人的成長發展家庭創業為主。"

中國知名影視策劃人謝曉虎向"南都"記者透露,雖然還沒有正式的條文,但目前不少電視劇製作公司都在努力把自己的電視劇往"中國夢"上靠,甚至包括古裝劇,希望能符合"中國夢"的要求。

2012年的十八大習近平順利上位,同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攜中共新一屆領導層集體亮相參加《復興之路》展覽,第一次提及 "中國夢";2013年3 月17日,中國兩會閉幕式上習近平再次呼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及國家強盛和繁榮的中國夢";一時間引媒體做出各種解讀。自習近平上任包括其出訪俄羅斯和非洲國家時,也多次提及"中國夢","中國夢"成為繼江澤民"三個代表"、胡錦濤"和諧社會"後新領導層的標籤語匯。

2013年4月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指,中共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在參加中宣部、共青團、教育部主辦的"中國夢"宣教活動上,指示要將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植入教材、進入課堂和學生頭腦。而在此之前的4月7日,北京市委也曾發布《關於開展'中國夢'宣傳工作實施意見》,要求各級單位舉辦培訓研討班、設置"中國夢"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另外媒體、網路也要營造"中國夢"的輿論氛圍",後續將有大型系列電視 片、歌曲、舞台劇等跟進。

Gao Hua Universität Nanjing
中國已故學者高華,所著《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其中披露延安的黨管文化圖片來源: Hu Jie

"用黨文化取代民族的、傳統的文化"

香港《開放》雜誌主編金鐘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一朝天子一個標籤",從毛澤東時代的"階級鬥爭"、鄧小平時代的"黑貓白貓論"、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胡錦濤的"和諧社會",再至習近平的"中國夢",這些標籤也成為中共執政者在執政期間強力推行的理念:"這種煽動性的字眼對於中共的動員能力來講,已經成為一種傳統。"

金鐘也表示香港的一些媒體和公眾,把習近平上台以來,中國媒體上鋪天蓋地的關於"中國夢" 的宣傳,包括很多電視台類似"夢想秀"的節目看作一種笑話。透過這些進入到公眾生活的思想侵入和控制,他認為這正是思想專治的體現:"一黨專制不僅是黨的權力籠罩著整個國家體制,而且他對民眾還進行思想統治和專制,這就是所謂的洗腦,就把你的從小到大一整套的教育、文化等全部灌輸進黨的意志,所以高華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講到'延安整風',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用黨文化來取代民族的、傳統的中國文化。"

Action-Kinofilm Touch of Sin
賈樟柯影片《天注定》無法公映,是否不符合「中國夢」?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夢中未包含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

金鐘認為,習近平上台至今,其執政表現已經詮釋了"中國夢",在他的中國夢中,根本沒有"民主、自由、法治"等普世價值的內容,被指將中共反憲政、反普世價值的"九號文件"發給境外機構的北京記者高瑜,被刑拘一事正可以證明這一點:"沒有賦予中國夢以更加充實的、現代的內涵在其中,如何實現民主這個夢想他們不說,人權他們更不講,法治也像劉曉波說的'有法但沒有法治',舉世認同的價值都沒有放在中國夢中間。"

去年網名為"紅衣大叔"的李磊創作的歌曲《中國夢》在網上流傳開來,但很快遭到中國官方的刪除,李磊在歌中諷刺道:"中國夢不是審查的夢, 中國夢不是強拆的夢,中國夢是選舉的夢、中國夢是自由的夢"。

去年10月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因為在習近平上任後多次譏諷"中國夢",加之其堅持憲政主張而遭到北大開除,夏業良於今年2月加入以自由主義觀點著稱的美國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擔任研究員。

作者:吳雨

責編: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