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平壤咄咄逼人

2006年8月4日

北韓在其東海沿岸新部署數百枚針對日本和美國的導彈。在遠程導彈領域,平壤與德黑蘭合作密切。

https://p.dw.com/p/8u1d
北韓軍事檢閱中的導彈部隊圖片來源: AP Graphics

據韓國外交與國家安全研究所新近發表的一份報告,北韓在其東海沿岸地區新建導彈發射場,並在那裡增加部署中遠程導彈250枚。型號分別為「勞動」 和「SSN-6」的這些導彈射程從2200至4000公里不等,可以威脅到日本本土及駐日美軍基地。

此外,在距南北韓非軍事區以北50公里處以及朝中邊界沿線,北韓還建造了地下導彈基地。7月初,北韓不顧國際社會勸阻,向太平洋海域試射多枚導彈,引起全球普遍抗議。據美國軍方稱,其中7枚導彈落在距日本海岸僅數百公里的海域。

國際合作網路

平壤在開發「大浦洞-2型」遠程導彈方面與伊朗合作密切。該型導彈理論射程可達美國阿拉斯加州。據美國軍方表示,7月5日北韓試射的多枚導彈中也至少包括一枚該型導彈。不過,試射未獲成功。該型導彈以伊朗的「沙哈卜-5型」及「沙哈卜-6型」導彈改採用的技術為基礎。美國參加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首席代表希爾新近指出,這可以解釋,何以在試射時,至少有一名伊朗觀察員在場。

韓國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研究所稱,伊朗和北韓之間令人憂慮的合作至少從伊朗與中國的一項軍備合作協議中受益匪淺。「大浦洞」和「沙哈卜」導彈的技術和設計很明顯是源出於中國設計藍圖。另外,巴基斯坦也是這一國際網路的成員。在該國的幫助下,儘管資源短缺,北韓仍獲得研製、部署和發射導彈的能力。

行為富於進攻性

新近對「勞動」和「SSN-6」導彈的部署,以及對「大浦洞」的研製,-所有這些都是北韓目前給予其鄰國所構成的威脅的組成部分。7月31日,南北韓邊境發生交火事件,這是2005年10月以來的第一次。此次槍擊事件由北韓方面引起。當時,北韓邊防軍首先向韓國邊防哨所發射了子彈。

1953年朝鮮戰爭停戰以來在形式上仍處於敵對狀態的南北韓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隨著7月5日 的導彈試射更形嚴峻。韓國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研究所的一名專家表示,聯繫到平壤的核武器計劃,目前的總局勢對韓國構成威脅。

日本也對北韓的威脅姿態深感憂慮。在北韓新近試射導彈後,有關抵禦北韓可能發動的軍事打擊已成為日本公眾討論的中心議題。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和平意識構成鮮明對照,「用於自衛的先發制人打擊」的說法也首次出現。日本國內主要由迄今在政治上無足輕重的團體構成的右翼勢力認為自己在北韓的導彈試驗中進一步得以證實,並在「預防性打擊」的討論中得到更多支持。

全球第4大導彈庫

擁有1000枚各種射程導彈的北韓目前是全球第4導彈大國。僅今年以來,平壤就通過向伊朗、利比亞、敘利亞、埃及、葉門、越南和蘇丹等國出售軍火-主要是「飛毛腿式」導彈-賺取外匯1億2000萬歐元。平壤去年2月首次宣佈,該國已擁有核武器。

朝核問題六方會談旨在說服北韓放棄其核武器計劃,但去年8月以來,這一會談卻一直處於冷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