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川普是否在利用北韓威脅"敲韓國竹槓"?

Julian Ryall 東京
2017年7月17日

華盛頓在向新韓國政府施壓,要求首爾修訂5年前簽署的雙邊自貿協議。分析人士稱,川普政府拿首爾在貿易問題上"開刀",是因為韓國較弱的地緣政治地位。

https://p.dw.com/p/2ghHe
USA Moon Jae-in und Donald Trump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newscom/K. Dietsch

(德國之聲中文網)儘管對於本國汽車、鋼鐵和家用電器行業有所擔憂,韓國政府似乎還是有意答應美方的要求,對兩國在2012年3月生效的雙邊自由貿易協議重新進行談判。川普此前批評,該協議對於美國企業而言是"就業殺手",如果重新談判,新協議將對美國更有利。首爾一方面表示,不能立刻開始談判,因為上台不久的文在寅政府還沒有任命一位新的商務部長。但另一方面,也沒有直截了當地回絕美國的要求。

分析人士表示,首爾如此快就向美國低頭,是因為華盛頓做出暗示,如果沒有自己方面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其可能背棄保護韓國不受北韓威脅的韓美安全協議。

在發給首爾政府的官方信函中,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建議,未來30天裡在華盛頓成立一個特別聯合委員會會議,以便重新考慮修訂協議。信函中給出的修訂原因是:美國在對韓貨物貿易中持續出現貿易逆差。

"需要自由、公平、平衡的貿易"

"韓國是一個重要盟友和關鍵貿易夥伴。為了加強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們需要自由、公平、平衡的貿易。"信函中還說,"川普政府的一個關注焦點是減少我們與全世界貿易夥伴間的貿易逆差,而我們確實對與韓國間顯著的貿易失衡(逆差)感到擔憂。"

根據美國官方數據,在雙邊自貿協議簽訂後,美韓的貿易逆差從之前的132億美元上升至如今的276億美元。而美國對韓國的出口額在過去五年有所下降。

韓國方面表示,將對這些數據進行核查,找出導致貿易失衡的原因,同時也釋放出願意對話的訊號。

前韓國大使、資深政府顧問羅鐘一(Rah Jong-yil)說,諷刺的是,當年開始對韓美自貿協議進行討論時,李明博政府曾遭到嚴厲批評,很多人遊行反對該協議,"當時最堅決的反對者就是如今當了總統的文在寅,而他現在卻不得不捍衛該協議。"

羅鐘一指出,"不過在我看來,這任(文在寅)政府很明顯願意重新就協議進行談判,讓其對美國更有利"。儘管雙方都沒有點明兩國安全關係對決策有影響,但是他認為,這確實起了作用。

"隱形的砝碼"

羅鐘一說,"這有一個隱形的砝碼,而現任韓國政府瞭解,要保證美國的安全承諾,就需要對美國的要求作出讓步"。

不過,在開始討論前,韓國的貿易部門已經先"擺事實、講道理"了。韓國汽車部門承認,在雙邊自貿協議簽署後,韓國向美國的汽車出口達到了154億美元,是美國向韓國出口汽車的9倍。但該部門同時指出,韓國對美汽車出口的增長率下降了10.5%,而美國對韓出口汽車則增長了37%,表示美國也從自貿協議中受益。韓國鋼鐵企業也指出,對在美國市場傾銷的指控進行了調查,而結果顯示,韓國最大的鋼鐵製造商Posco去年在冷軋和熱軋鋼板被徵收的反傾銷關稅高達60%。

日本天普大學亞洲研究部主任金斯頓(Jeff Kingston)說,韓國企業有理由為川普政府所展示出來的新態度感到擔憂。他對德國之聲表示,"這種'優先美國'(America First)的政策意味著,其他國家將被要求作出對美國有利的事情"。他表示,除了韓國外,美國與日本、中國也存在貿易逆差,不過當川普与習近平會面後,他減少了對中國操縱匯率、濫用貿易協議的指控。

分析人士認為,川普之所以選擇拿首爾"開刀"是因為韓國較弱的地緣政治地位

金斯頓說,"韓國政府明白,對於重要的盟友和夥伴美國而言,貿易失衡在政治上無法持續。因此首爾即便不能滿足川普政府的所有要求,但也有意願就該協議重新進行談判"。他還表示,韓方會試探華盛頓的底線,然後決定自己讓步的幅度。

這位亞太問題專家表示,美國有北韓威脅作為砝碼,因此在這盤棋中處於有利位置。"然而,這盤棋不可避免地會給韓美聯盟帶來一些傷痕,因為華盛頓在利用首爾的傷口和軟肋。"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