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少花130億 中資「賤買」倍耐力

石濤/張筠青 (法新社)2015年3月26日

中國化工集團花70多億歐元買下世界輪胎巨頭倍耐力。歐元貶值讓中國人有機會用「打折價」收購歐洲資產,而粉絲們依然可以看到活色生香的「倍耐力月歷」,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https://p.dw.com/p/1EyCz
Formel 1 Pneus Pirelli Reifen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去年5月,1歐元還值8.7元人民幣,現在只能換不到6.6元。歐元匯率的一路下滑,讓在海外收購方面雄心勃勃的中國企業更加瞄準了歐元區。最近的例子是,中國化工集團(ChemChina)收購義大利輪胎巨頭倍耐力(Pirelli)。這筆交易的價格是7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80億元。如果這次收購發生在去年5月,中國化工集團還要多掏130億元。

歐盟中國商會主席伍特克對法新社表示,現在是中國企業前往歐洲的最好時機。他認為,由於國內經濟形勢不佳,中國企業更加願意"走出來"。

歐元走低 中資出擊

2015年伊始,中國海外直接投資額出現大幅上升。據中國媒體報導,今年一、二月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對歐盟(主要是中石油在荷蘭投資28.85億美元)投資33.6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0倍。

除了中石油、中國化工等大型國企之外,一些私人企業也加入了"海淘大軍"。地產富豪王健林收購西班牙足球聯賽冠軍馬德里競技俱樂部20%的股份,成為第一個投資歐洲頂尖足球隊的中國大陸企業家。

收購目的:技術與品牌

上海中歐工商學院的梅耶教授(Klaus Meyer)表示,中國海外投資總體而言注重長遠效益。而獲取外國技術或品牌,並用以開發中國國內市場,這也是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一大動力。

中國化工集團收購倍耐力正是這樣一個例子。法新社報導稱,中國化工集團此番出手收購倍耐力的主要目的就是得到其技術。尤其是製造"零件可更換型輪胎"的能力。這項技術可以延長輪胎壽命,同時更為經濟環保。

2014 Pirelli Calendar
2014年5月的倍耐力月歷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elmut Newton

"輪胎界的普拉達(Prada)"

作為輪胎製造商,倍耐力在一級方程式等賽車運動中也非常活躍。按照倍耐力總裁特隆凱蒂(Marco Tronchetti)的說法,賽車運動猶如倍耐力技術創新的"訓練室"。今後非但不會放棄這一領域,甚至還會加大投入。

除了參與賽車運動之外,倍耐力在塑造品牌形象方面還有一個"秘密武器":倍耐力月歷。從1964年以來,倍耐力每年都會聘請知名攝影師和模特兒拍攝一套月歷。這些畫面美豔、甚至具有情色意味的月歷是倍耐力的一項傳統,同時也成為了這個品牌的一部分。有些分析家甚至因此而將倍耐力稱為"輪胎界的普拉達(Prada)"。而特隆凱蒂近日也已宣佈,"倍耐力月歷"將繼續出版,"我們永遠不會放棄它"。

只是目前仍不清楚的是,這本月歷是不是也會因為歐元貶值而變得更為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