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小資料:阿拉法特的歷史得失

2002年2月18日

當前,阿拉法特處於他歷史上的低谷。但他仍是巴勒斯坦的象徵性人物。回頭看,阿拉法特犯了不少戰略性的錯誤,否則,今天的巴勒斯坦和巴以關係也許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https://p.dw.com/p/1ri2
阿拉法特近照圖片來源: AP

阿拉法特現在的處境真的很不好。以色列總理是老軍人沙龍。他幾十年來一直對阿拉法特有著強烈的敵對情緒。現在更是恨不得馬上把阿拉法特給幹掉。如果不是阿拉法特之死會使阿拉法特真正成為民族英雄,從而使中東局勢更加爆炸化,也許沙龍真的那麼幹了。

現在阿拉法特的健康狀況也很糟糕。他的手和嘴唇的顫抖已經掩飾不住了。他已多年患帕金森氏症。現在人們不斷聽到那樣的傳說:他已經很難集中注意力,睡眠比以前少多了。1998年,他自己就曾宣佈說,他已經活不了多久了。但他至今仍然掌握著巴勒斯坦人的命運。

現年72歲的阿拉法特的一生充滿了神秘性。就連他的出生地也是如此。他自己說他出生在耶路撒冷,或者加薩地帶。但種種跡象卻表明,他是作為一個富有的紡織品商人之子出生在開羅的。

十幾歲的時候,他就投入了反對當時統治巴勒斯坦的英國的鬥爭。在1948年的首次以色列與阿拉伯的戰爭中,他為阿拉伯軍隊偷運武器。50年代初,他在開羅註册為電子技術的大學生。很快,他就成了巴勒斯坦學生聯合會的主席。

1957年,他到科威特去。在那裡,他成功地經營了八年一家建築公司。據他自己說,他在科威科差點當上了軍人。在經商的過程中,他從來沒有放棄過政治鬥爭。1959年,他建立了「法塔赫」組織。10年後,法塔赫被納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而阿拉法特也被選為巴解組織的主席。他在這個位置上一直待到了今天。

阿拉法特會見過的國家首腦比任何政治家都多。1994年,他與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拉賓共同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這也許是他生涯的最高峰了。但那次「歷史性的握手」至今仍然逗留在紙面上,即奧斯陸的和平條約。

阿拉法特在歷史上犯了不少戰略性的錯誤。1971年,他嘗試推翻約旦國王侯賽因,結果使巴解組織好幾年陷於政治上的困境。1990年,他在海灣戰爭期間站在伊拉克的薩達姆.侯賽因一邊,得罪了那些阿拉伯富國,這些國家停止給巴解組織贊助,使這個組織一度在經濟上十分困難。

然而,最大的錯誤可能是阿拉法特失去了歷史上最大的機會。2000年夏在美國的大衞營,以色列當時的政府首腦巴拉克同意巴勒斯坦建國。但阿拉法特拒絕了這個機會。在他前往美國之前,巴勒斯坦那些極端組織給了他很大的壓力。他當時對克林頓總統解釋說:「您難道想參加我的葬禮嗎?」

阿拉法特拒絕了這個可以說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個機會今後恐怕很難會再現。至少從那以後至今,巴勒斯坦、以色列那一帶可以說沒有寧日,暴力事件不斷發生。

這個永遠包著巴勒斯坦頭巾、穿著一身軍裝的政治家,在40年中,由恐怖行動的參與者走上了民族領導人的位置,然而他的民族至今仍然是一個沒有國家的民族。雖然在加薩自治區有一個議會,有一個機場(最近已被以色列炸平),有自己的警察,但阿拉法特要乘坐飛機從加薩到西約旦去,每次還要向以色列申請。這對阿拉法特來說是一個難以忍受的恥辱。最近,他連飛都飛不了了。他的兩架直升機也被以色列炸毀。

當然,阿拉法特已經經歷了許多挫折。他一直是個「不倒翁」。雖然有人甚至說他已經成了一座「紀念碑」,但巴勒斯坦人民確實是尊敬他,崇拜他的。每家人家都掛著的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