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導演阿金的奢華「兩難」

亞思明 綜述2007年9月27日

土耳其裔德國導演費斯•阿金(Faith Akin)目前徘徊在「魚和熊掌」之間:關於金棕櫚或者奧斯卡的取捨的確是一道「奢侈」的難題。他的新片《在人生的另一邊》巧妙安插了六個人的命運關聯,並且為他帶來了第六十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的榮譽。

https://p.dw.com/p/BkMx
指導拍攝的阿金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KPA Archival Collection

阿金本人將自己的拍片過程形容為「一種拼圖游戲」。他說:「我總是一塊一塊地尋找著我的馬賽克。」《在人生的另一邊》連系著德國和土耳其、六個人的命運瓜葛:鰥夫阿裡是一個生活在不來梅的計程車司機,不願獨自打發退休生活。他在紅燈區遇到了妓女耶特爾,二人一拍即合。同是天涯淪落人,同樣游離於土耳其故鄉之外,但又無時不在德國體味一種文化上的疏離感。

阿裡向耶特爾求婚。但幸福是短暫的。耶特爾死於一次意外事故。阿裡的兒子納亞特——堪稱成功移民的德國教授——動身前往伊斯坦堡寻找耶特爾下落不明的女兒阿滕。但身為政治異議人士、與土耳其警察玩「貓抓老鼠」游戲的阿滕,已經非法潛入德國境內。在那裡,她邂逅女大學生羅特,後者為她提供避難之所。兩位年輕的女子陷入了愛河,這讓羅特的母親心生妒意。

Deutschland schickt «Auf der anderen Seite» ins Oscar-Rennen 2008
納亞特和耶特爾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安慰生者

不過,在耶特爾之後,阿金導演又安排了另一個人的死亡結局,將這場混雜德式和土耳其風格的命運圓舞曲推向高潮。通常為人所忌的「死」卻是阿金最津津樂道的主題之一,因為每個人都不免一死。「死亡當然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我們人人都很怕死。不過人們不該因此而驚慌失措。」他說:「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這部電影能給那些不久之前痛失親友的觀眾帶來某種精神安慰。」

「死亡」和「哀悼」並非阿金通過《在人生的另一邊》挖掘、思考的全部命題。移民及避難權、文化對撞、政治能動主義、家庭衝突以及愛情交織在一起,眾多關注點使得這部電影時而顯得聚焦不清,個別片斷甚至有矯揉造作之嫌。

Fatih Akin erhält Preis in Cannes 2007
領獎台上的阿金圖片來源: AP

奧斯卡還是金棕櫚?

然而,阿金憑其一流的導戲才華將這些支離破碎的故事情節糅合成一幅和諧的作品。一個小小的但是寓意深刻的手勢、一組撩人心弦的畫面勾勒出清晰的人物剪影:孤僻一生的父親;不屈不撓的阿滕;少言多思的納亞特……

《在人生的另一邊》不僅是阿金以《勇往直前》(「Gegen die Wand」)開始奏響的「愛情,死亡和魔鬼」三部曲當中的第二部作品,同時也進一步續寫了《勇往直前》的電影成就。《另一邊》不僅獲封本年度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而且還即將代表德國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與此同時,土耳其方面還打算選送阿金的另一部作品「Takva - Gottesfurcht」參賽。這意味著這位土耳其裔的德國導演很可能將在下屆奧斯卡中獲得雙重提名。「自己和自己競爭將是一種非常奢華的感受。」然而,這位34歲的新銳導演認為內心最看重的獎項其實還是「金棕櫚」,因為——「我畢竟是一個歐洲人。」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