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科隆藝術展總裁:我們會繼續發展

Stefan Dege / 達揚2016年4月15日

科隆藝術展開辦至今已經過去了五十個年頭。展會總裁胡格認為,雖然展會已經年屆半百,但仍充滿活力,魅力四射。

https://p.dw.com/p/1IVIQ
Art Cologne 2015 Eröffnung Hug Daniel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O. Berg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之聲:藝術品買賣是一直都存在的貿易方式。不過,五十年前剛剛建立藝術品交易市場的主意在當時仍然是非常不同尋常的。 藝術博覽會是不是改變了我們對藝術的態度呢?今天我們是不是把藝術當成一種商品了呢?

達尼爾‧胡格:又是又不是。藝術博覽會將藝術大眾化了,通過博覽會能夠使更多的人對購買藝術品產生了興趣。科隆藝術展同卡塞爾文獻展一樣,都是大型的藝術盛會,都會吸引大量的人來參觀。科隆藝術展為現代藝術提供平台,畫廊和活著的藝術家都來參展。這一做法徹底改變了藝術市場。

德國之聲:科隆藝術展的歷史充滿了波折,都有哪些重大事件呢?

達尼爾‧胡格:大事太多了。其中之一應當是1970年,柏林藝術品商維納‧布勞克以11萬馬克出售了博伊斯Joseph Beuys的裝置藝術《狼群》。這是當時德國在世藝術家作品售價的記錄。相比之下,同一時期美國流行藝術家利希滕施泰因(Roy Lichtenstein)的繪畫作品可以買到10萬馬克。德國藝術品的售價明顯偏低。還有就是2007年雅尼斯‧庫耐利斯的裝置藝術《12匹輕騎》,這是對1969年的再現,藝術家將真馬帶到了展會上。1976年瑪麗娜‧亞巴拉莫維奇和烏萊的裝置藝術也是一個高潮。科隆藝術展的歷史上有過很多次高潮和轟動事件。我們現在出了一本很好的書,講的就是科隆藝術展的歷史。

Art Cologne 2013 Direktor Daniel Hug
科隆藝術展總裁胡格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科隆藝術展經歷過那些困難呢?

達尼爾‧胡格:科隆藝術展是藝術市場興盛和衰敗的反映。藝術平市場疲軟的時候,科隆展會也不景氣。科隆藝術展經歷過一系列的危機,許多危機接踵而至。七十年代末,甚至曾經考慮過停辦的可能性。當時,科隆藝術展一蹶不振,情況很不好。進入公元兩千年後,科隆藝術展也曾遇到困難,因為倫敦和邁阿密也突然辦起了藝術展。不過,近來科隆藝術展的情況又恢復正常了。

德國之聲:以前藝術商和畫廊老闆是舉辦藝術展的主要推動力,而現在展會管理公司操控著展會的一切。這種專業化發展,或者說商業化發展,對展會本身有好處嗎?

達尼爾‧胡格:由專業的展會管理公司承辦藝術展,這種現象很早以前就有了。由專業公司承辦會給展會本身帶來很多好處。參展商租賃展台的費用會降低。服務設施更加完備。專業化發展是一個總體趨勢,一些新生的,由畫廊主辦的展會也在朝這一方向發展。

德國之聲:在科隆藝術展上,也常常會涉及文化政策問題,比如藝術品交易,稅務問題以及文化藝術品的保護等等。今年是科隆藝術展成立五十周年慶典,今年也會涉及這些問題嗎?

達尼爾‧胡格:是的,新的文化藝術品保護法也將是今年的重要話題,尤其對那些從事戰後藝術品和古典現代藝術品交易的商家和畫廊來說。我個人對文化藝術品保護法持反對意見。因為這些畫廊所作的工作,正是對那些被遺忘的藝術家進行重新發現和發掘。對這些藝術家進行營銷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利於提升這些藝術家的地位。當一個藝術及的作品達到一個相當高的價格水準後,允許將他的作品出售到國外,比如出售給美國的一些博物館本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新的法律堵住了銷售渠道,總之這項法律帶來了很多問題,應該對此進行思考。

德國之聲:很多其他地方的藝術展已經超過了科隆藝術展。那些有錢的藝術品收藏家更願意光顧巴塞爾,香港或者邁阿密的展會。作為科隆藝術展的總裁,您還為科隆藝術展感到自豪嗎?

達尼爾‧胡格:(笑)我更願意這麼說,是的,自從科隆1967年開辦藝術展以來,是出現了一些新的展會:巴塞爾藝術展,巴黎國際現代藝術博覽會,馬德里Arcor展,倫敦的《冰凍》藝術展以及邁阿密的展會等等。總是會有新的展會出現,舊的展會關門。展會的平均壽命是10到15年,然後很多展會就消失了。芝加哥藝術展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一直是美國最重要的藝術展,但後來卻無法維持下去了。德國也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柏林藝術展。但科隆藝術展一直得以生存,我們也會生存下去。從品質層面看,能和我們相提並論的展會並不多。依我看來,在現代藝術,古典現代派以及戰後藝術領域,科隆藝術展在全球範圍內屬於前五名。今年展會的情況也是出乎意料的好。

達尼爾‧克勞德‧胡格(Daniel Claude Hug)是美國藝術品商人,2008年起擔任科隆藝術展總裁。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LINK: http://www.dw.de/dw/article/0,,191810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