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布萊爾最大的錯誤不是伊拉克

德國之聲2007年6月27日

今天(6月27日),在台上待了10年之久的英國首相布萊爾把大權交給了他至今為止的財政大臣戈登.布朗。兩個工黨黨員之間的交棒,其實在幾年前已經約定,現在經一番爭執終於實現。怎麼總結布萊爾,怎麼展望布朗呢?德國廣播電台記者給德國之聲發來就此對英國歐盟議員格拉漢.瓦岑(Graham Watson)的採訪。

https://p.dw.com/p/B3sP
布萊爾一家告別唐寧街圖片來源: AP

德國廣播電台:您所屬的自由黨天然對工黨是持批評態度的。儘管如此,您覺得托尼.布萊爾過去的10年裡在內政和經濟政策上還是有什麼可取之處的嗎?

瓦岑:是的。我覺得經濟政策曾經是成功的。在內政上,我們有較大的困難。他為與恐怖主義鬥爭做了很多事,但因此而縮小了公民權利的空間。我們自由黨人認為,是的,我們必須跟恐怖主義鬥爭,但我們沒有必要改變我們司法制度的基礎。英國法律裡有很好的公民權利基礎,這是我們必須維護的。

德國廣播電台:在歐盟最近的峰會上,布萊爾還再次要求在歐盟基本權利憲章的實施方面給予英國以特例待遇。您怎麼看這個步驟?

瓦岑:我們完全不能理解。在歐盟公司的基本權利憲章裡,根本不存在跟英國價值衝突的內容。這個憲章裡沒有對英國的威脅,相反,那裡有著的是對公民權利的更好的保護,所有人的公民權利。對此,我們應該驕傲才對。

德國廣播電台:對托尼.布萊爾在過去10年裡的歐洲政策,您給他打什麼分數?

瓦岑:我相信,過了一段時間,也就是說10年或者20年後,人們會回顧著說,是的,托尼.布萊爾在許多方面是個非常成功的首相,但他最大的錯誤不是伊拉克戰爭,而是他沒有能力說服自己的人民走向歐洲。

德國廣播電台:但布萊爾隨時都在自己國內由於伊拉克戰爭而受到批評。您能想像布萊爾擔任四方中東專員這個角色嗎?

瓦岑:我不得不說,假如有人,比如薩科奇,建議托尼.布萊爾擔任歐盟新的理事會主席,英國人都會笑起來。但他從喬治.布希那裡得到一個職務倒是可能性較大。假如托尼.布萊爾擔任下一任伊拉克長官,也許倒是個比較合適的職務。

德國廣播電台:假如布萊爾去擔任四方伊拉克專員,會得到歐盟議會的支持嗎?

瓦岑:會的。我覺得,許多歐盟議員把托尼.布萊爾看成一個真正的國務政治家,認為他有顯示他的領袖能力的一切潛力。比如,在英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期間,他在歐盟議會作了一個非常非常好的講話。只是缺了「下文」(原文:「follow up」)。也就是說沒有連貫的政策。這也許是歐洲議會對布萊爾最強烈的批評。

德國廣播電台:假如他真成為中東四方專員,也許他作為北愛爾蘭衝突成功的調解人的經驗會給他帶來益處?

瓦岑:是的,完全正確。假如我仔細地查閱托尼.布萊爾的工作,我不得不說,他做得最好的事情無疑是解決北愛爾蘭衝突。在所有情況下,在衝突解決方面有許多許多相似之處。我相信,在那裡他真的能夠讓他的能量、他的創造性給國家社會帶來益處。

德國廣播電台:現在戈登.布朗成了新首相。許多觀察家期待著延續性。在歐洲政策方面,您有什麼期望呢?

瓦岑:他沒有歐洲大朋友的聲譽,但我認為,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比布萊爾對歐洲的友好度差。他必須澄清英國跟歐盟的關係。我想,他或者認可歐洲統一,或者不。然後從這個立場導出不同的結果來。我希望戈登.布朗能夠推行一個新的政策。我希望現在能夠結束這種反歐盟的荒唐態度,我們要合作,我們要進入歐元歐,我們要簽署申根協議,等等等等。我擔心,他會實施跟托尼.布萊爾一樣的政策,因為他總會有一隻眼睛看著炒作新聞。

德國廣播電台:也就是說小報新聞。怎麼看英國軍隊在伊拉克這個衝突題,怎麼看人們不間斷的對布萊爾的指責,說他跟美國總統布希太沒有距離了呢?您認為在這兩點上會有動作嗎?

瓦岑:很難事先知道,一個英國首相是否會對喬治.布希說,我們不跟著干。在國防、刑事偵破等方面,英國跟美國的關係非常緊密。布朗也許會嘗試讓英國跟美國之間的距離變大一些。但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夠成功。

Großbritannien Gordon Brown löst Tony Blair ab
布朗夫婦圖片來源: AP

德國廣播電台:媒體在猜測,戈登.布朗理論上可以繼續統治到2010年,但很快就會面臨新的大選。自由黨要推翻叫布朗的首相比推翻一個叫布萊爾的首相機會更大嗎?

瓦岑:我們要看看戈登.布朗的政策。但我比較肯定的有一點,他不是象托尼.布萊爾那樣聰明的展演家。托尼.布萊爾跟媒體打交道始終很機智,但這一點我在戈登.布朗身上看不到。我認為,他有必要等待3年,然後才走向投票箱。我相信,他會這樣算,我至少可以等到2010年,我沒有在提前進行的大選中勝出的把握。最好還是在位置上待3年,到2010年,機會也許不會比現在差。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