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中國會不會切斷對朝原油供應?

樂然
2017年9月5日

北韓進行第六次核爆後,美國宣佈將提出一個新的制裁北韓動議並交由聯合國表決。鑑於中國是北韓原油最重要的供應國,切斷或限制對北韓原油供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制裁選項?

https://p.dw.com/p/2jN56
Nordkorea Kim Jong-Un
金正恩還能笑多久?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STR

德國之聲:大家現在很關心中國會不會切斷對北韓的原油供應。 您怎麼看?

蔡建:我們政府的表態是對北韓的制裁要在聯合國的框架下進行,要看國際上相關國家討論的結果,並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情。

德國之聲: 我們知道,中國在聯合國決議前都會和美國有些磋商,那麼如果美國提出這樣的要求,中國會不會接受?美國其實在三月份就提出希望中國切斷對北韓的原油供應。

蔡建:我們國家在朝鮮半島有一些特別的利益。這些利益可能和其他國家的利益有一些差別。我們特別注重堅持朝鮮半島的和平和穩定。所謂穩定的意思就是我們不希望北韓國內因為國際社會的制裁出現政治經濟的動蕩,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原油是對國民經濟很重要的基礎的東西,如果切斷對北韓的原油供應可能會對北韓的社會經濟政治的穩定帶來很大的衝擊和影響,也會影響到普通老百姓的民生。所以我們認為不能一下子完全切斷。聯合國作出的最後決議是各國互相折中的結果,這次會議達成什麼樣的結果還需要看一看。

德國之聲:有分析說,如果北韓沒有外來的原油供應支撐不了三個月。這樣的說法可靠嗎?

蔡建:不可靠。按照我們瞭解的情況,北韓的能源儲備能夠支撐一年的時間。如果爆發戰爭,支撐的時間會短一些。但對於正常的日用,它支撐的時間不止三個月。

USA UN-Sicherheitsrat in New York - Sondersitzung zu den Rakektentests in Nordkorea
北韓進行第六次核爆後,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特別會議圖片來源: Reuters/A. Kelly

德國之聲:那麼北韓從多大程度上依賴從中國的原油進口?

蔡建:我們並沒有來自我們這邊的報導,這些估計都是西方國家報的,認為北韓對中國的能源依賴達到80%左右。我個人認為依賴沒有這麼大。

德國之聲: 您認為中國會不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北韓的原油供應?

蔡建:有可能。以前北韓進行試射時,我們的輿論媒體就發出過這樣的警告:如果北韓繼續違反聯合國決議進行違法活動,有可能對原油供應做一些限制。我認為會作一定程度上供應量和供應時間的限制,但不會完全切斷。

德國之聲:北韓的軍工業和軍事發展多大程度依賴原油供應?

蔡建:我認為軍工業對原油的影響可能並不太嚴重,原油主要是對北韓整個國家社會的運行、各種工廠、普通民生產生影響。要影響北韓軍工,主要是要切斷北韓的外匯收入。

德國之聲:中國認為還有什麼制裁手段可以用?

蔡建:中國認為一味推動制裁,而不考慮其他方面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聯合國的決議也是均等的,一方面要制裁違法行為,一方面要創造良好對話的條件。現在國際社會只強調制裁,但我們認為,單純制裁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在制裁問題上,在北韓體制的穩定方面,中國有自身的考慮。中國並不認為有更好的制裁手段可以拿出來做,因為我們認為制裁的作用是有限的。

德國之聲:您擔不擔心戰爭真的會爆發?

蔡建:我個人並不擔心,我認為戰爭爆發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Südkorea TV Bildschirm mit Donald Trump und Kim Jong Un
劍拔弩張,各自爭取更多籌碼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hn Young-joon

德國之聲:基於什麼樣的原因呢?

蔡建:我認為,圍繞朝鮮半島,相關的國家除了日本可能希望爆發戰爭之外,其他國家--中國、俄羅斯、韓國。包括北韓本身都不希望爆發戰爭。 美國國內對爆發戰爭、武力解決北韓問題也是有很多不同意見的。大國堅決反對在這個地方發生武力衝突,這是西方社會,特別是美國如果要採取軍事行動必須考慮的,至少它不能以聯合國或者國際社會的名義,向打伊拉克或者利比亞那樣行動。這樣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得不到其他國家的支持。

另外,如果爆發戰爭,用武力解決北韓核問題,美國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這一代價不只美國自己駐在韓國、日本軍事基地的幾十萬美軍。現在北韓試射的導彈完全有能力打到關島,可以說美國本土也受到反擊。這和以前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阿富汗等國家沒有能力反抗、反擊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對北韓進行軍事打擊,而自身不受傷害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它必須考慮戰爭的成本問題。我覺得,當北韓核武器和導彈技術的成功成為一種實際的反擊能力的時候,美國幾乎就不可能再對北韓進行軍事打擊了。

德國之聲:那麼有沒有談判的可能?美國會不會做出讓步,答應北韓與之談判的要求?

蔡建:我個人認為,事情發展的最後結果,國際社會只能坐下來跟北韓談判。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

德國之聲:現在是一個尋找解決辦法的關鍵時期嗎?

蔡建:現在之所以還沒有坐下來談,是因為事情沒有到那一步,形勢還沒有危急到一觸即發。現在相互恫嚇、相互威脅也就是為後面坐下來談判、為自身爭取更好的籌碼和地位做準備。

採訪對象:蔡建,副教授,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北韓韓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為朝鮮半島歷史與現狀、中外關係史、東北亞國際關係。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