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這樣的「復工秀」可休矣

沈凌
2020年2月19日

近日,一輛被稱為「復工專列」的高鐵從貴州駛向杭州,給經濟學家沈凌帶來了一系列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

https://p.dw.com/p/3Xz9l
China Xiaogan Coronavirus Schneefall Schnee Wetter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 Huhu

(德國之聲中文網)疫情月餘,首先啟動一級響應機制的浙江開始緩慢啟動復工程序。杭州上周就運用自動健康申報系統,建立了一個"健康二維碼"來恢復絕大部分的市民出行自由,本周開始又全面恢復市內公共交通的正常營運時刻表。這說明,地方政府終於開始直面經濟休克的壓力,被迫權衡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之間的得失,學會去處理多維任務集合,而不是單一目標任務。但與此同時,一輛所謂的"復工專列"從貴州駛來,卻帶給我一系列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

首先,這列高鐵是從貴陽來到杭州的復工專列。貴州全省人口3600萬,迄今為止發現確診病例144人,其中貴陽市僅有34例;杭州人口1000萬,迄今發現確診病例166人。相較於湖北或者武漢,實在都算不上疫區,即便不把武漢或者湖北作為參照系,貴陽杭州相互比較,貴陽或者貴州也算不上疫區。何況,杭州是復工的目的地,貴州是勞動力輸出地。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把來自貴州的旅客當做疫區人群對待,都是匪夷所思的。那麼宣傳中那些從上車伊始就相對隔離,五個座位只安排兩人,下車測量體溫,從火車站就坐專門的大巴直達用工單位,等等這些措施又有什麼意義呢?和杭州"公共運輸正常化,出行憑綠碼"的政策又怎麼統一起來呢?簡而言之,貴州根本算不上疫區,貴州到杭州也不需要如此"檢疫"--"復工專列"上搞那麼多花樣純屬形式主義。

China Dr. Shen Ling
本文作者、經濟學家沈凌圖片來源: privat

實際上,這個問題也是節後復工的關鍵性問題所在。現在全國都是一級響應機制,每個省份都把其他地區不分青紅皂白視為疫區,這已經是阻止社會生活正常化的一道制度性障礙。面對自然界的負面衝擊,一律一級響應,等於沒有二級三級機制,而響應機制的分級正是因為我們的響應機制都是有成本的。過度響應和響應不足,一樣有代價,並不是等級越高越合適。節後復工,大部分的勞務人員都是從非疫區到非疫區,比如上面的貴陽到杭州的返工人員,有必要一律按照疫區人員對待嗎?

其次,據說這個復工專列是免費的。從貴陽到杭州的高鐵票價格大約660元左右,現在免費!而且原來可以坐將近千人的高鐵現在只能運送300餘人,照此核算,每人成本2000元左右,這個成本將會由誰來承擔?中國鐵路公司固然是國有企業,但是國家買單最終也是要由全體納稅人承擔其虧本的。我們打算用同樣免費的方式去運送上億的節後返工勞務大軍嗎?如果是,這個成本就不是一場返工秀那麼簡單了;如果不是,那麼這個秀就錯誤地引導了輿論。

最後,我很疑惑:這免費的大餐是如何砸中這幸運的三百人的。畢竟,有那麼多的節後返工勞務人員等待著一張哪怕正常售賣的火車票,現在居然有人免費拿到了。這是搖號中獎,碰運氣的呢?還是暗箱操作,給了關係戶和大公司?其實我也不滿意市場經濟的分配原則,按照誰有錢給誰的方式,窮人會受到福利損失。但是如果連這個原則也沒有了,那麼被行政機構按照誰關係好給誰分配掉有限而寶貴的資源,我會更加不安。而災後重建,到底是讓行政機構如此任性地發揮資源配置作用?還是盡可能、盡量快地恢復到十九大早就確定了的讓市場經濟體制發揮基礎性作用?是一個日益迫切的問題。

沈凌,德國波昂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