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學費給學生加壓

2006年10月20日

從今年的冬季學期開始,新入學的大學生必須每學期繳納500歐元的學費。然而這學期的錢雖然交了,但是大學生們並沒有感到他們所享受的教學條件得到了多少改善。為此本台記Christine Elsaesser採訪了科隆大學一些學生,採訪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9GlZ
人滿為患的德國大學教室圖片來源: dpa

今天是科隆大學新學期開學的日子。主樓大廳裡,走廊上,樓梯間到處都是上上下下來來往往的大學生。大家忙著找新教室,同老同學打招呼,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然而今年同往年不同的是,新入學的4200名新生不能再享受免費上大學的待遇了。所有人都必須每學期繳納500歐元的學費。據說,學校將用這筆錢來改善教學條件。一位新入學的大學生說:「這筆學費所帶來的好處我是享受不著了。改善教學條件的措施還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落實呢。「

第8教室的上課情況就能證實這位學生所說的一點都沒錯。歷史學教授布拉特曼今天的上課內容是中世紀文獻的流傳形式。當最後一批大學生走進教室時,近2百個座位上已經全都坐滿了人。甚至地上和窗檯上也都坐著學生。那些不得不坐在最後一排椅子後面地上的同學根本就看不見透鏡機打出來的課堂提示內容,更別說看見老師了。大學生委員會的施納珀說,科隆大學的一些專業完全是人滿為患了。他說:「師范專業的問題特別突出,討論課無法容納那麼多學生。因此每年不得不篩選掉幾百名人。」

但願不久的將來上述情況能夠得到改觀。這學期新生繳納的學費高達175萬歐元。其中四分之三將直接發放給各個系。至於到現在仍然沒有看到學校發生的變化,這是因為所有將採取的改善措施還正在計劃之中,而各個系也還沒有收到這筆資金。許多大學生和大學生委員會成員都根本不相信學校將用這筆錢來改善教學條件。施納珀說:「將來弄個面子工程是用不著懷疑的,比如建造一個新的大樓什麼的。但是我不相信教學條件真的能夠得到改善。象現在經常說的什麼增設高年級學生對低年級學生的輔導課就是個例子。我們所學的專業過去一直都有這個課程,談不上什麼增設。只不過現在不是靠國家付錢,而是用學生繳納的學費來支付罷了。「

施納珀認為,學生從這學期開始繳納的學費將主要用來填補學校經費中出現的漏洞。也就是說,用來填補因州政府減少給大學的撥款所出現的差額部分。如果是這樣,那麼最多只能保持現在的教學條件,而根本談不上什麼改善教學條件。

科隆大學校方新聞發言人霍內克指出,這個看法並不正確。他說:「州政府因為預算緊張削減了幾乎所有部門的經費。但是只有科研領域, 具體說也包括我們大學是例外。我們的經費並沒有被削減。「

霍內克還強調說,學校已經做了不少改進工作。比如開設了更多的高年級生對低年級生的輔導課以及增設了新的教室等。

上學期施納珀和大學生委員會的其他委員們曾經激烈地反對過繳納學費的計劃。他們不但組織了示威活動,佔領了大學行政管理委員會的辦公室,還干擾了有關討論繳納學費決定的大學評議會的會議。然而一切都無濟於事。從今年5月24日開始有關的決定正式生效,即:從今年冬季學期開始新生必須繳納學費。從2007年4月開始,所有老生也必須繳納學費。現在不少學生只能精打細算,看看自己還上不上得起這個大學。一名學生說:「我獲得了全額助學金,每個月是560歐元。我要付房租還要支付學費。學費就相當於每個月80歐元。我們現在能付得起這筆錢還不是要靠父母資助。靠父母過去積攢的一些錢。「

雖然這學期報名入學的新生比往年還多,但是學生委員會仍然堅持要反掉這個所謂的學費。它正計劃同其他一些學生團體聯合,就學費問題提出起訴並要求將錢返還給大學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