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孟晚舟引渡案開庭 是否詐欺成關鍵

2020年1月20日

中國科技大廠華為的財務長孟晚舟在2018年底被加拿大當局拘捕,至今一年多,都還未能決定是否將其引渡到美國受審。孟晚舟案引發了一連串外交上的爭端,是否有可能化解?

https://p.dw.com/p/3WSGx
Kanada,  Vancouver: Huawei Finanzchefin Meng Wanzhou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D. Dyck

(德國之聲中文網)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之女、財務長孟晚舟的引渡案在1月20日進入庭辯程序。加拿大溫哥華的法庭將會在這一程序中,決定是否將她引渡到美國。

孟晚舟第一階段的引渡聽證會將為期5天。主要目的是釐清她在美國被控的罪名在加拿大是否也構成犯罪。美國政府指控華為利用香港公司作為掩護,逃避美國對伊朗施加的出口禁令。雖然加拿大並沒有對伊朗實施類似的制裁,但是詐欺在加拿大也是犯法的行為。

孟晚舟案第二階段的聽證會預計在6月舉行。第二階段的聽證會主要目的在於釐清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加拿大皇家騎警以及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在執法過程中,有無侵害到孟晚舟的權利。辯方在孟晚舟被關押之後,指稱執法當局在拘捕與告知孟晚舟被指控的罪名之前,有可能在蒐集資料的過程當中侵害了她的權利。如果之後進入上訴,孟晚舟的引渡案可能要花費數年才能解決。

回顧2008年至2018年期間,加拿大應美國的引渡要求所逮捕的人當中,有近90%移交給了美國當局。

中方回應

《環球時報》報導,在1月20日下午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來自加拿大《環球郵報》的記者就孟晚舟引渡聽證會向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提問,中方是否相信她能得到一場公正的聽證會?耿爽回答: 發言人耿爽在回應中表示,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立場是一貫的,也是明確的,美加兩國濫用雙邊引渡條約,對中國公民任意採取強制措施,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這完全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

耿爽強調,中國政府維護中國公民正當合法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我們再次敦促加方要認真對待中方的嚴正立場和關切,以切身的舉措糾正錯誤,及早釋放孟晚舟女士,讓她平安回到中國。」

匯豐是否知情?

孟晚舟是否會被引渡到美國,一個關鍵點便是她是否犯下「詐欺」這項在美國和加拿大都是違法的罪行。

《紐約時報》1月19日報導,加拿大的檢調單位聚焦在孟晚舟是否在2013年,就華為與Skycom的關係對匯豐銀行撒謊。檢調單位稱,Skycom與伊朗有業務往來,也是華為的子公司,但是孟晚舟卻告訴匯豐銀行Skycom只是合作夥伴,等於是讓匯豐銀行陷入被制裁的風險。孟晚舟的辯護團隊則稱,既然加拿大沒有對伊朗實施制裁,那麼孟晚舟的行為在加拿大就不算犯法。

但是另一方面,《南華早報》在1月17日的報導中寫道,早在2010年,匯豐銀行員工與華為員工聯絡溝通的文件當中,就曾經談論到Skycom的銀行賬戶。這可能顯示出,早在孟晚舟提供文件之前,匯豐銀行便已經意識到華為與伊朗的業務關係。

然而,孟晚舟的行為最終是否構成詐欺,仍然需要交由加拿大法庭判定。

羅法/鄒宗翰 (綜合報導)

華為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