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總理」施羅德向媒體解釋改革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8月19日

儘管施羅德常常與媒體見面,記者們卻很少象周三那樣緊張地等待著他的出場。有關削減社會福利的改革使紅綠政府不得不面對超出以往任何時候的洶湧的抗議浪潮。

https://p.dw.com/p/5Sat
抗議施羅德勞動市場改革的憤怒群眾圖片來源: AP

雖然皮膚仍然是健康的棕色,但是,剛從義大利回國沒幾天的施羅德已經沒有了渡假後的容光煥發。沒等他回到家,沒等他回到總理府的寫字台前,社會改革計劃就引起軒然大波。在周三舉行的夏休後首次記者招待會上,施羅德顯得情緒不錯,很有信心,很幽默,也很機警,不過,同以往相比,顯然跟媒體拉開了更多距離。他隻字不提私人方面的問題。大多數記者也料到了這一點,因此只將提問限於就業市場的改革,伊拉克問題以及美軍從德國部分撤軍的計劃。

不過,還是有一名記者大膽地問及施羅德夫婦領養一名俄羅斯女孩的事。那是在施羅德到羅馬尼亞祭奠父親的墓之後。座無虛席的大廳裡霎時間鴉雀無聲。施羅德會大發雷霆或拒絕回答嗎?沒有。施羅德證實了領養一事,但他同時強調,他不願公開他的私事和他的個人情感。每個人都有個人隱私權,他也不例外。施羅德做的對,儘管他也是在透露了太多私事後才學會了這一點。施羅德再次聲明不會再接受圖片報的採訪,不過,也看得出,他試圖重新協調與記者們的關係。

過去幾個月中,施羅德總理和媒體之間的摩擦不斷,甚至出現了公開的敵對。但是,施羅德也知道,和媒體斗氣沒有什麼意義。對媒體來說也是一樣。有著「媒體總理「之雅號的施羅德深知媒體的力量。媒體可以讓他的改革計劃,讓2010年議事日程,讓哈爾茨第四階段方案,讓稅改和醫療保險體系改革深入人心,也可以使之功虧一簣。施羅德看來決心要更多地與媒體溝通,哪怕是去回答那些他覺得討厭或者毫無必要回答的問題。不過,德國人卻需要聽到這些回答,這將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號稱福利國家的德國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們的生活將出現哪些變化。

目前,許多人都有不解和疑惑。無休止的爭論,所謂的周一遊行,許多人對新政策以及施羅德本人的失望和憤怒都說明了這一點。施羅德說,他可以理解人們為什麼上街遊行,畢竟大家生活在一個民主國家。不過,儘管他強調不會再對哈爾茨第四階段改革計劃作修改,但他還是害怕來自街頭的壓力。施羅德清楚地知道,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此,他大聲呼籲媒體更好地幫助人們瞭解就業市場的改革,瞭解哈爾茨第四階段改革計劃。誠然,政府先前的宣傳措施非常不力,但是,施羅德也說得對,這場改革不只是一個立法性的程序,它將成為活生生的社會現實。每個人都必須對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