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奪冠情結與入股米蘭

2012年8月3日

德語媒體周五(8月3日)關注的中國議題在很大程度上仍與體育有關。中國企業購買義大利著名球隊「國際米蘭」15%股權,以及中國隊在此次倫敦奧運會上獲金牌多多,繼續成為關注對象。

https://p.dw.com/p/15jW2
圖片來源: dapd

《法蘭克福匯報》駐北京文化記者在該報副刊上撰文指出,中國網路出現對以專注奪冠的舉國體育制度的批評。取名為「當中國人艱難」的這篇文章分析道:

「專注奪冠的舉國體育制度在網路评論和微博上廣受抨擊,以致官方媒體也改變了聲調」。

「沒有偉大,只有金牌」

得出這一結論的起點是舉重運動員吳景飈為「僅獲亞軍」而道歉。文章就此寫道:

Olympia 2012 London Gewichtheben Xiaojun Lu
圖片來源: Reuters

「從學校、整個幼年教育到鋼琴課,過分培育的雄心是中國人所熟悉的。事關體育,批評者會雞蛋裡挑骨頭,把它同國家大目標和無遠弗界的商業利益聯繫起來。如果哪一名運動員獲得金牌,團隊的所有成員都受益匪淺,協會的幹部、家鄉的官員以及贊助商們,通通得到好處。因此,任何一種其他獎牌都宛如一場災難。據一篇受到廣泛關注的微博文章,在射擊比賽中分獲金牌和銅牌的兩名中國女運動員引起全然不同的反響:獲整個奧運比賽首枚金牌的易思玲得到國務院的祝賀和官方電視台的無數採訪;而獲第三名的於丹居然連上照的機會都沒有」。這位部落格總結道,『這個國家不知道怎麼表示尊重,這個國家沒有偉大,只有金牌』。」

《南德意志報》以「永遠微笑」為題,這樣談到一家中國大公司參股義大利足球俱樂部「國際米蘭」:

「中國康采恩—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CRCC)未來將握有所喜歡的這個俱樂部的股份。然而,在米蘭球迷那裡,這個上海國有企業出資5500萬歐元入股的消息並沒有留下深刻印象,—或者是因為球迷們正在渡假,或者是因為他們根本不在意錢從哪兒來。」

Olympia 2012 London Synchronspringen 3 Meter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中資參股為哪般

《南德意志報》的文章接著提到了國際米蘭迄今的所有人家族—莫拉蒂。目前,這個富有的工業家族握有國際米蘭98%的股權。文章指出,莫拉蒂家族未來也將繼續掌控國際米蘭的多數股權。來自中國的新鮮資金將主要用於購買球員和修建一個新的體育場。《南德意志報》的文章這樣談到中資入股的目的:

「至於這一投資何以會讓中國人感興趣,交通大學教授趙建是這麼解釋的:『中國鐵建致力於樹立自己的品牌。國際米蘭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因為,它屬於全球最著名的足球俱樂部』。趙建相信,在遠景上,參股義大利球隊將提高中國鐵建的知名度,其結果是,該企業在歐洲得到更多基建項目合同。」

《南德意志報》最後這樣回顧了中國企業以前試圖參股歐洲專業足球的多次努力:

Olympia 2012 London Badminton Frauen China Südkorea
圖片來源: Reuters

「利物浦足球俱樂部隊曾引起一批中國生意人的興趣。中國人許諾,要把這支球隊提升到與資金實力雄厚的皇馬或曼聯一樣的地位。然而,儘管中方信誓旦旦,英國人還是拒絕了來自遠東的金錢。最後,一名美國生意人盤下了利物浦隊。有著巨大中國社群的米蘭不會有這樣的恐懼症。哪一個建築企業將設計和建造米蘭的新體育場,現在該很清楚了。」

摘編:凝煉
責編:謝菲

[摘編自其它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