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20908 Oslo Abkommen

Peter Philip2008年9月13日

9月13日,本周六是所謂的"奧斯陸協議"誕生15周年紀念日。15年前的這一天,以巴代表在美國簽署了相關協議。按照該協議,中東地區將出現兩個並存國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這是實現中東和平進程中的重要步伐。但是如今,中東地區依舊風雨飄搖,當地局勢甚至比簽署"奧斯陸協議"前還要糟糕。

https://p.dw.com/p/FHFH
拉賓、阿拉法特皆作古,中東何去何從圖片來源: AP

1993年9月13日,曾為不共戴天宿敵的幾位男子聚會在美國白宮前:他們是巴解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外長佩雷斯。美國國務卿和俄羅斯外長以證人的身份出席,當年的美國總統克林頓健步走向麥克風。

儘管克林頓費力說服拉賓和阿拉法特在記者的照相機前握手言合,但是他對這一時刻的意義堅信不疑。"今天我們是戲劇中不尋常一幕的見證人,該劇對歷史的影響勝於其他一切。"

以巴雙方代表在"臨時自治安排原則宣言"上簽字,該文件以"奧斯陸協議"的名字載入史冊。此前,巴解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的特使和以色列外長佩雷斯在偏僻的挪威某地為簽署奧斯陸協議達成原則共識,該文件旨在平息長達數十年的以巴衝突。尤其是為以色列撤出自1967年來的被佔領土奠定基礎。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機構,為以後成立巴勒斯坦國鋪平道路。

同年8月20日在奧斯陸達成的共識受到多方質疑。然而,比爾-克林頓卻試圖竭力打消人們的種種顧慮,他一再強調,14年前,在同一張談判桌前,以色列和埃及就曾簽署了和平協議。他說:"我們知道,有人警告說,衝突隨時都可能爆發,但埃及和以色列間的和平協議卻得到遵守。而這正是我們的目標,我們要果敢一些,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但是以後長達數年的勢態發展證實,克林頓的想法是錯誤之見。如今,幾乎無人再提奧斯陸協議,以巴和平難以實現,激戰時有發生,其間巴勒斯坦人起義就長達數年之久。極端伊斯蘭組織哈馬斯不斷壯大,尤其是在哈馬斯接管加薩地帶之後,實現以巴和平的目標就更加遙不可及。哈馬斯拒絕承認以色列和奧斯陸協議。以色列也拒絕承認哈馬斯為談判夥伴,由阿拉法特的繼任阿巴斯領導的巴解組織依舊無法享有對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的控制權。

代表以色列參加奧斯陸協議起草和談判的海法大學的政治學家,來自奧地利的亞伊爾-希施費爾德說:"奧斯陸協議是我們在以巴之間達成的和平條約。該協議由一系列條約組成。我們一共簽署了11個條約。"

事後,這些條約中只部分得以遵守。由阿拉法特領導的巴解組織從流亡地反對家鄉,成立了自治行政機構,同時舉行選舉。但簽署其他條約的談判卻以失敗而告終。以色列前總理拉賓遭到奧斯陸協議反對者的謀殺。納坦雅胡成為拉賓的繼任,這位民族主義分子有系統地破壞奧斯陸協議的進一步落實。但奧斯陸協議的失敗並不僅僅因為納坦雅胡和激進的巴勒斯坦組織的抵制,該協議的失敗是意料之中之事,因為該協議沒有將關鍵問題,比如耶路撒冷問題、難民返回問題、領土問題以及猶太定居點問題等考慮在內。

這並非出於談判代表們的惡意,而是基於先從簡單做起,在建立彼此信任之後再就棘手難題展開談判的考量。恰恰是這樣的戰略考量埋藏了奧斯陸協議的前景。假如奧斯陸協議得到落實,那麼如今年巴勒斯坦國已有8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