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天津氣候保護會議:中國NGO嘗試新角色

2010年10月6日

10月4日到9日,聯合國氣候會議在天津召開,這是中國首次擔當氣候談判的東道主,也給中國的非政府組織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台。

https://p.dw.com/p/PWvP
天津聯合國氣候會議場外的NGO展位圖片來源: DW

建設性的噪音

在天津的聯合國氣候談判籌備會議場外,中國和國際非政府組織通過宣傳活動"氣候長城"為氣候保護造聲勢。倡議發起這一活動的"氣候行動網路"(CAN)是一個由全球500個NGO組成的網路,在中國也有合作夥伴。該組織負責人圖恩布爾(David Turnbull)認為,NGO的作用之一是發出"建設性的噪音":"公眾認識到,氣候保護談判的進展速度不夠快,所以我們就要發出一些聲音,以引起社會的關注,同時推動談判的前進。"

多年來從事氣候保護工作的圖恩布爾認為,氣候行動網路和中國NGO的合作十分良好,中國夥伴的當地視角十分重要,雙方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參與中國氣候行動網路的非政府組織"COP16中國青年代表團"的媒體負責人,23歲的霍偉亞的看法則更加實際。他指出,中國氣候保護領域的大部分NGO成立時間只有兩、三年,他們必須先學習、瞭解這一課題的複雜性,然後再開展自己的行動。

在中國,非政府組織被視為具有理想主義的年輕人的聚合,但做事不夠專業。霍偉亞說,存在這樣帶有偏見看法是因為人們對NGO不夠瞭解,對許多人來說,公民社會和非政府組織還是很陌生的概念。此外官方對NGO的支持是有限的,因此許多NGO缺乏專業人才。霍偉亞的解釋是:"本土企業已經發展起來了,為什麼資源沒有進入到這些NGO裡面? 我覺得一個是意識問題,就是說,這些企業或政府還沒有意識到應該拿錢幫助NGO做事情。但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體制障礙,一些人想把資金或資源給NGO,但沒有這種渠道。"

區域思考,全球行動

作為全球氣候行動(GCCA)中國項目統籌參加天津會議的環保人士盧思聘也承認,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但他相信,中國的NGO這次在天津為國內的氣候保護運動奠定了基石。在這裡,首次有40個中國的氣候保護NGO聯合起來,在"綠色中國,竟跑未來"的主題下,舉辦了數十場活動,包括新聞發布會、論壇、宣傳活動等。

盧思聘2005年在北京開設了綠色和平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辦事機構,這位來自香港的資深環保人士扮演的是一個搭建橋樑的角色。他對國外的NGO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國際的非政府組織應該在中國扮演一個重要角色,比如在幫助確立議題、提供資源、培訓環保人士方面等。但我認為我們還應該關心國際組織如何能為中國環保運動的成長助一臂之力,讓他們不僅要'全球思考,當地行動',還要'區域思考,全球行動'。"

霍偉亞對此也有同感。他指出,中國企業已經在全球各地投資,在某些地方,比如南亞和非洲,也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構成了破壞。因此中國的NGO也要走出去,與其他國家的NGO開展合作,一同為當地的問題尋找解決途徑。

作者: 賀志勇 編譯:葉宣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