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大眾中國業務董事:加速提高在華產能

張筠青/文山(德新社)2015年2月14日

龐大的中國市場對大眾集團而言充滿吸引力。大眾汽車中國業務董事海茨曼在接受訪問時談及了他如何看待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以及電動車為何遲遲無法普及等問題。

https://p.dw.com/p/1Ebu7
Symbolbild Autos deutscher Herstellung in China
圖片來源: P. Lopez/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大眾集團目前的目標是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製造商。要達到此一目標,成長迅速的中國市場在其策略考量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大眾汽車中國業務董事海茨曼(Jochem Heizmann)在接受德新社採訪時表示,若大眾在中國擁有更大的產能,便能在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上銷售更多車輛。

經歷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後,中國的經濟增速如今低於7.4%。中國政府稱之為"新常態"。這對大眾的汽車生意代表了何種意義呢?

海茨曼:對於我們會進入"新常態"的看法,我深表認同。去年大眾集團在中國的銷售成長約為12%。不過我們在世上哪些地方能有近似這樣的增長?這個數字明顯高於全球其他的汽車市場。所以我認為"常態"是個正確的詞匯。

Jochem Heizmann VW Vorstand für China
眾汽車中國業務董事海茨曼圖片來源: imago/Sven Simon

大眾汽車一月在華銷售量量下滑了0.7%。這意味著一個拐點嗎?

並非如此。這對我們的銷售潛力而言根本不是拐點。只要有更多產能,我們就能賣出更多車。今年一月並不是典型狀況,因為我們嘗試生產新款車型。此外我們也正試圖擴大產能。這稍微放緩了銷售。

新的汽車廠將在今年投產。如果工廠繼續像目前這樣每年運作300多天,那麼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引入新的車款,或對生產線進行必要的技術轉換。

投資或建造新汽車廠,哪項優先呢?

根據我們目前2015年至2019年的發展規劃,大眾將投資220億歐元,比上一次的發展規劃多出40億歐。直至2019年,我們的年產能將持續增加至500萬輛。您可以由此看出,我們做了多少努力。我們是鉚足了勁前進。

您期望大眾在華的營銷有怎樣的成長?

我們計劃未來五年每年平均增長5%至8%,我個人是傾向於後者。作為大型康采恩,我們的目標是至少要跟上市場增長的腳步。

China VW Werk in Schanghai Archivbild
海茨曼表示,大眾正擴大在華的汽車產量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這樣的增長目標聽起來相當保守。您難道不希望超越市場增長嗎?

我們必須務實看待自己的產能。我不希望設定過分的目標。我們的雄心是永遠比市場再好一點,這是可以肯定的。

大眾公司每兩輛乘用車就有一台是賣到中國。面對過分依賴中國市場的批評,您如何回應?

首先我要問,難道我們要因此賣出更少汽車嗎?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只有一個清楚答案:我們必須合宜地面對機會和風險。非常重要的是,找出正確的產品,在這個諾大的市場上決定正確的優先順序。要知道這裡的客戶要的是什麼。中國畢竟與歐洲或其他國家不同。

中國客戶與歐洲客戶的差異在哪裡?

這裡的客戶要求特別高。尤其是在生意場上。客戶們會認為,一台昂貴的好車應該是一台大車。所有與導航系統、聯網功能、智慧型設備有關的配備都很重要,對舒適度的要求也非常高。

Automesse Shanghai Volkswagen
大眾公司每兩輛乘用車就有一台是賣到中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經常聽人談起電動車,但是對於純電動車,人們還是持觀望的態度。是不是要等到電池技術有所突破後,電動車市場才能被打開?

我也是這麼認為。純電動車的行駛距離和價格是目前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礙。尤其是電池技術,大眾集團正密集發展相關科技。所以現在先上市的是充電式混合動力車,在純電動下的行駛距離是50公里,能夠在城市裡行駛,不需要特別的設施。只要插上一般插頭,一個晚上就能充滿電。與此同時,它還配備內燃機,可以長途使用。

在蓄電量和每千瓦時價格方面,電池技術將會不斷發展。未來純電動汽車將會更具價值。

最大的問題為何?是充電站、電池還是價格呢?

三者皆是。電池則是純動力車的主要考量。問題在於:在中國,長途用電動車約需要400公里的行駛距離,那麼一台長途用電動車需要多大的容量和重量?

有人說電動車的生產成本比汽油車高出一倍,這個說法是否正確?

從中國有限的電動車數目而言,電動車的初始價格粗略計算約是雙倍。純電動車和充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價格差異就沒有這麼大。但在中國政府的補貼下,客戶需要付出的價格顯著下降。目前有來自中央和地方的補助,並且通過汽車牌照控管,有些城市甚至可以免費獲得牌照。

綜合所有考量,一輛電動車的價格其實與一般汽車相比並沒有高出許多。

但是電池的價格難道不高嗎?

未來將會而且必須要重點發展的,絕對是電池的成本因素。電池必須具有更高性能,同時更便宜。若提高產量,電池和電子零件的價格都能被壓低。所以一切會慢慢進步。現在我們要問的是,究竟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我們需要更高的產量才能有更低的價格,但要有更低的價格就得先有更高的產量。

Elektroauto
海茨曼預測,中國的電動車市場將逐漸成熟圖片來源: dapd

您預計這一天何時會到來?

中國的電動車市場未來五年內將快速發展。其中的推動力來自兩方面。首先是油耗標準,乘用車平均燃油消耗量水準在2020年必須下降至5L/100km。為此,除了內燃機的增效措施外,我們還需要相應相應地提高電動車的比例。我估計,大眾在2020年的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銷量將有六位數-在那之前賣出的主要應為混合動力車。

第二,我們會在採取限制牌照措施的城市越來越活躍。目前已經有7個城市實施限購政策。這些城市中積極鼓勵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