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多伊布勒-格梅林談中國人權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7年8月28日

中國的人權問題一直是外界批評的重點之一。不過德國聯邦議院人權與人道主義援助委員會主席赫爾塔•多伊布勒-格梅林也看到了中國在這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這位社民黨籍政治家表示,過去幾年中國在打擊貧困以及教育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不過在自由方面仍然有很多需要改進。下面是德國廣播電台記者對多伊布勒-格梅林進行的採訪實錄譯文。

https://p.dw.com/p/BYtd
多伊布勒-格梅林圖片來源: Pablo Kummetz/DW

記者:您是否也對梅克爾總理表示贊許?

多伊布勒-格梅林:是的。不過當然也有很多她應該談的問題,因為毫無疑問,人們需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中國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同時那裡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談。

記者:您認為中國結構上的改善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多伊布勒-格梅林:您看,按照我們的理解,人權不僅包括個人的自由與權利,而且還包括改善人們的生活,使他們擺脫貧困,包括發展的權利。所有這些都屬於人權。我認為,中國過去幾年在擺脫貧困、青少年教育以及提高個人自由空間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這一點毫無爭議。

記者:您指出的是經濟的改善,但是如果我們談狹義的人權狀況的話就會看到,上周又有一名人權人士呂耿松遭到了逮捕。中國在這方面真的有所改善嗎?

多伊布勒-格梅林:我再說一遍,人權包括三個部分,經濟的改善、個人的自由-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自由權利、以及參與。任何一部分有所不足我們都必須提出批評,無論是在我們國家還是其他地區。毫無疑問,這也是您在北京以及中國其他省市工作的同事經常提到的,中國在個人自由以及公民與國家關係方面還有許多需要改進。包括逮捕人權人士也屬於這個部分。這是梅克爾女士必須談的問題。

記者:國際特赦組織德國分部的發言人巴巴拉‧洛赫比勒爾在周日的法蘭克福匯報上提出,梅克爾總理除了一再談到人權問題,還應該要求中國做出具體改進。中國真的會一再對外界呼籲置之不理,不採取實際行動嗎?

多伊布勒-格梅林:是的,您要知道,這當然是個問題。當然人們必須看到,作為外國政府領導人,梅克爾所能做的也非常有限,那就是提到這些問題,與對方進行討論,另外就是在這些領域做出榜樣。也就是說,如果印度人或者其他有色人種在我們國家遭到了毆打,國家以及全社會,包括政治家以及公眾都盡一切努力維護受害人的權利,懲治凶手,那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這樣才可以要求別人也這麼做。現在在中國,傳統的自由遭到侵犯已經不再是因為國家的政策問題,而是因為權力遭到了濫用。因此我們需要仔細觀察,在討論時提到具體的個案。我認為這樣會有所幫助。而且這也是中國公民們所希望的。他們希望擴展自己的自由空間,維護自己的權利。

記者:多伊布勒-格梅林女士,有一些觀察家認為,現在是向中國施加壓力的好時機,因為中國會盡一切的努力,他們不希望給明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蒙上陰影。那麼西方應該向中國提出什麼樣的要求呢?

多伊布勒-格梅林:中國當然希望很好地對外展示自己。如果看一看德國在舉辦足球世界盃期間有哪些希望,我們就可以知道,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另外,人們可以用協商或者明確的談判來描述「施壓」這個詞。這樣人們就可以看出,在國際奧委會一再向中國提出的要求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了人權。具體來說就是擴大新聞報導範圍,保障新聞自由,顧及個體公民的人權,而且將這一切聯繫起來,不要因為奧運會的結束而停止。

記者:但德國政府的人權委員京特‧諾克恰巧在這方面對奧委會提出了批評。他在周日的法蘭克福匯報上表示,如果國際奧委會稱讚漂亮的體育場館,而不過問這些場館對當地民眾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那就違背了奧林匹克精神。您同意他的觀點嗎?

多伊布勒-格梅林:不同意。我認為這有一些片面。也許還需要補充的是,有數萬名年輕學生在聯邦德國學習,他們清楚的知道我們的自由、包括發展的權利是什麼樣的,他們也應該在自己的國家擁有同樣的權利。如果他們想要改善法律基礎,獲得更多的自由空間,我們需要為他們提供幫助。

記者:最後再簡單的談一下另一個話題。上周末明鏡周刊報導說,德國總理府以及一些部委遭到了駭客的襲擊,而且這些駭客來自中國。不過這一消息並未得到德國政府的證實。這是否顯示出德國方面過於輕信北京了呢?

多伊布勒-格梅林:我的感覺是,目前人們正是需要在這種現代間諜活動方面特別注意,誰在哪兒幹了些什麼。我認為這種懷疑非常令人震驚,當然需要進行調查。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