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商務人士子女在港上學難

2012年3月17日

在香港,以英文作為教學語言的學校人滿為患,這不僅對於在港工作的外國商務人士子女上學帶來困難,更對這座地區經貿中心都市的聲望造成影響。

https://p.dw.com/p/14MEX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一些學生家長和商會組織表示,子女入學困難的問題使得不少公司已經在考慮將分支機構設在新加坡、曼谷和上海等其它經濟中心城市。

一些國際商會組織已經聯合起來,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施加壓力,指出問題的嚴重性,但是他們表示,當局對其呼籲充耳不聞。

一位最近剛剛到香港來工作的美國商務人士在要求匿名的前提下對法新社記者說:"對於我們這樣拖家帶口來到這兒的人,根本沒有任何靈活應對的空間。對於我的家人來說,他們跟著我來到香港是做出了巨大的犧牲。"這位商務人士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和妻子擔心孩子來到香港之後沒有學校能夠接收他們。許多人也有著同樣的困擾,不少公司已經決定,遷到兒童就學條件更好的其它亞洲城市。"香港已經輸了",他說。

Chi1703 HK School shortage - MP3-Mono

去年,美國布魯克菲爾德公司(Brookfield)公佈的全球商務人士重新安家最具挑戰性的20座城市榜單上,第一次出現了香港,主要問題就是子女學校安置困難。

美國商會駐香港辦事處的教育事務負責人德‧希爾瓦(Janet de Silva)女士表示:"這始終都是外國企業在香港擴展業務時最頭疼的問題。"

香港學校沒有"與時俱進"

香港移民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香港持有工作簽證的美國和英國公民人數從2009年到2011年已經增長了42.48%,因為越來越多的商界精英都把香港當作進入中國內地巨大市場的敲門磚。

但是香港當地的英文學校發展卻滯後於需求的增加,其中原因包括缺少建校用地、辦學手續繁雜以及資金募集困難等問題。

據悉,這類學校的排隊等候入學兒童的名單一般長達上百人,而根據相關專業人士透露,今年年初,只有兩所公立的英文學校還有空餘位置,私立學校全部人滿為患。在這種情況下,家教成為新興產業。不少家庭被迫將幾個孩子分別送去不同的學校,或者把孩子送到粵語學校,在那裡英文只是一門課,而不是教學語言。

China Hongkong Panorama Rekordpreis für Luxus-Appartment
高樓林立的香港,容不下我的孩子?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專門提供企業遷址配套服務的Crown Relocations公司的地區財務主管希迪克(Bushra Siddiqui)向法新社記者介紹道:"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了留守,也就是說工作的那個人單獨來到香港,但這又會給家庭關係、夫妻關係帶來陰影,商務人員本身的工作也會受影響。"

這一新趨勢也讓那些想把最優秀的員工調到香港來的公司頭疼。希迪克補充道,儘管香港天價房租和環境污染也很糟糕,但子女入學卻是最為棘手的難題。這就造成了有些位置的首選人選不願來香港工作,公司最終只能退而求其次,改調別的員工來港。

花重金"買"入學?

一些有充裕資金的公司甚至不惜花上300萬港幣的天價,來為其高級主管的子女在香港的精英國際學校"買下"入學機會。不過,專業人士希迪克指出,現在願意花這個"血本"的公司越來越少了。去年,美國商會向香港特區政府遞交了請願書,呼籲當局立刻採取行動,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將近70%的商會成員表示,子女入學的問題影響了他們的業務工作。

香港特區政府的回復是,到2013年將增加5000個入學名額。但是美國商會的教育事務負責人德‧希爾瓦擔心,這不足以解決香港英文小學的入學難問題。她說:"我們最大的擔憂就是,政府持續的拒絕態度不僅會危害到孩子的利益,這些家庭的利益,也會危害到香港自己的未來。"

來源:法新社 編譯:雨涵

責編:嚴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