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墨西哥灣石油洩漏:歐巴馬的「卡特琳娜」

2010年5月5日

據英國石油公司BP的消息,準備罩在洩漏石油管附近的大圓頂要到5月5日左右才能運至安裝地點。歐巴馬用了很長的時間才意識到,墨西哥灣的這場環境災難有怎樣大的規模。所以,他現在希望其「危機管理者」的身份能為自己加分。他親自來到了事故發生地點,並明確指出,英國石油公司BP應為此事負責。

https://p.dw.com/p/NEr7
歐巴馬2010年5月2號在墨西哥灣石油洩漏地帶的大雨中講話圖片來源: AP

歐巴馬的「卡特琳娜」

對於歐巴馬來說,在上周日(5月2日)做一個精明的危機管理者,並不容易。首先得飛到新奧爾良,然後坐兩個小時的汽車到海邊,並在瓢潑大雨中做演講。但是他平靜地面對這一切,因為他要向世人證明,此次石油污染的救災行動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這場災難不是他的「卡特琳娜」颶風。

Bildgalerie 2 Hurrikan Katrina George
2005年9月2日美國時任總統布希在被颶風"卡特琳娜"摧毀的地區視察圖片來源: AP

保守派的廣播主持人林博(Rush Limbaugh)說起「歐巴馬的卡特琳娜」時津津樂道,因為他知道這個詞在人們的腦海中關聯著怎樣的畫面--在2005年的「卡特琳娜」颶風中,時任總統布希扮演了非常糟糕的危機主管的角色:他領導的政府對當時在墨西哥灣發生的這場災害所作出的反應非常遲鈍。現在,歐巴馬也得頂住一些批評的聲音。而且,他也並不是完全沒錯的。他對此次危機作出反應,與其說是被事實的嚴重性所指導,不如說,是被在公眾中產生負面印象的恐懼所驅使。因為他於4月30日剛剛宣佈在接下來的時間內不會前往災區的消息傳出不到48小時後,他本人還是到達了那裡。是媒體批判的聲音迫使他這樣行動,許多美國媒體指出他的政府其實可以更早的作出反應,但是他們被石油公司BP安慰了太長時間,以至於會相信BP公司有能力解決好這個問題。共和黨議員潘斯(Mike Pence)對此提出批評。他說: 「這個事故是4月20日發生的,但是政府直到28號才宣佈盡一切可能幫助救災。」

歐巴馬總統試著在事發當地表現出他的強勢與決心。他演說中一大部分都是讚揚自己領導的政府在這場危機中的反應速度。在一次演講中他說: 「我們從第一天開始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以此部署我們的計劃。」

有許多觀察家也認為情況確實如他所說,只是政府一開始所作的努力沒有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因為當時大眾們還沒有意識到,此次石油洩漏事件是一次巨大的災難。

石油開采和環境保護法的完結篇

無論怎樣評價歐巴馬政府的行為,有一點是觀察家們能夠達成一致的,這次石油洩漏危機動搖了歐巴馬精心規劃的環境以及能源政策的基礎。他一個月前剛剛在許多民主黨以及環境保護人士的驚呼聲中宣佈了他將要擴大在美國沿海地區開採石油的計劃。他當時也回應了許多抱有顧慮的人士,說新科技的使用能夠減少鑽井所帶來的影響。BP事故發生整整一個星期後,他才把他最重要的參謀阿克塞爾羅德(David Axelrod)派到攝影機前,宣佈暫時停止相關的計劃。阿克塞爾羅德說:「在解釋清楚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之前,不會開發新的石油開采地區。」

BdT Brand auf US Ölplattform
美國海上消防隊於2010年4月21日在墨西哥灣發生事故的石油鑽井平台附近滅火圖片來源: AP

在海灣附近的石油開採行動是歐巴馬對共和黨的讓步。通過這一讓步,他希望能在共和黨內為自己籌備的環境保護法獲得一些支持票。現在歐巴馬自己的黨派中,反對石油鑽采計劃的人士歡呼雀躍。來自佛羅里達的參議員尼爾森(Bill Nelson)認為這是沿海鑽採石油的終結,這也可能是整個環境保護法的完結。早在墨西哥灣這次災難發生之前就有許多徵兆表明,環境保護法這一話題在華盛頓不佔有先決位置-現在的這場石油污染危機可能會變成令其壽終正寢的最後一擊。

作者:Sabine Müller/任琛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