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面臨危機的烏克蘭政府

Roman Goncharenko2015年12月10日

一年的「保護期」已經過去。烏克蘭議會將重新有權通過投票推翻現任聯合政府。總理亞采紐克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

https://p.dw.com/p/1HLU3
Ukraine Premierminister Arseni Jazenju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Büttner

(德國之聲中文網)越接近12月11日,烏克蘭政壇就越是動蕩不安。本周五,人們將帶著緊張的心情迎來烏克蘭總理亞采紐克(Arseni Jazenjuk)的政府報告,他將總結一年的工作成果。從這一天起,議會通過的一年"保護期"將宣告截止。議會將重新有權對政府進行不信任投票。

數周以來,亞采紐克便承受巨大壓力。針對他及其執政團隊的貪腐指控排山倒海而來,乃至於他所屬的政黨"人民陣線"已經宣稱有人在"搞政治鬥爭"。事實上,局勢確實一場嚴峻。幾乎每天都有政治人物或一些經濟寡頭出來發言,呼籲實現政權更迭或至少要求亞采紐克辭職。

薩卡什維利的角色

在眾多反對聲浪中,尤為突出的是薩卡什維利。作為烏克蘭南部省份敖德薩的行政長官,並且是前喬治亞总統,薩卡什維利在周日對亞采紐克提出了極為嚴重的腐敗指控。他在敖德薩表示,政府和擁有強大影響力的財閥們每年從烏克蘭國庫中掏走50億美元。他提議亞采紐克辭職,但後者迄今對此毫無表示。

薩卡什維利被視為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的親信。今年9月起,薩卡什維利一再指責亞采紐克貪污腐敗。而波羅申科本人則沒有參與這場"口水戰"。與此同時,有人懷疑薩卡什維利自己想入主總理府,而他本人則否認有此打算。

"沒有分崩離析"是最大成就

2014年2月基輔政權"變天"後,41歲的亞采紐克已經領導了兩屆政府。在一年前進行的提前大選中,他當時新創立的"人民陣線"出人意料地贏得勝利。一批外國人在新組建政府出任部長職位,這在烏克蘭歷史上還是首次,他們被視為希望之星。不過,一年之後,該屆政府表現平平,迅速的變革和成就並未成為現實。

生活在基輔的德國出版人、烏克蘭問題專家施奈德-德特斯(Winfried Schneider-Deters)認為,亞采紐克政府基本能夠掌控權力,這是他們的成功之處。新成立的街道警察和行政機構也稍有改善。基輔莫吉拉學院的政治學者哈蘭(Olexij Haran)也表達了類似觀點:"最重要的是,聯合政府沒有分崩離析。" 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聯合執政夥伴內部和總統之間要進行大量的協調工作。

在西方國家財政支援之下,亞采紐克政府也避免了國家經濟徹底崩潰的局面發生。民眾能夠及時得到薪水和退休金。經濟衰退從第一季度的17%減少到第三季度的7%。基輔政府還與外國債權方達成減免20%債務的協議,並且可以推遲償還剩餘債務。只有和俄羅斯沒能達成類似協定。基輔政府必須在12月之前向莫斯科償還30億美元。亞采紐克表示,烏克蘭沒錢。莫斯科方面則認為烏克蘭正面臨國家破產的風險。

Ukraine Kiew Biden bei Jazenjuk
來自華盛頓的支持:拜登(左)會晤亞采紐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Kravchenko

執政聯盟之間的裂痕

烏克蘭經濟局勢令人難以樂觀。官方數字顯示,年度通膨率約為50%。大部分烏克蘭人對於政府感到失望。民調顯示,"人民陣線"的民意支持率從22%跌倒了2%。

特別是在烏克蘭人深惡痛絕的腐敗問題上,亞采紐克政府毫無作為。施奈德-德特斯認為,基輔政府的反腐鬥爭已經失敗:"許多人都問道,為何沒有一個人因為貪腐而坐牢?"人們普遍認為亞采紐克沒有採取足夠的改革措施。

幾個月來,執政聯盟內部的裂痕也日益明顯。由於對包含親俄分離主義分子在內的明斯克協議持反對態度,五黨執政聯盟之一的右翼民粹主義"極端黨"已經在8月底退出政府。此後親西方的"自助黨"也威脅要離開。前總理季莫申科領導的"祖國黨"也要求亞采紐克辭職,不過並沒有正式退出執政聯盟。

來自華盛頓的警告

不過,施奈德-德特斯等專家認為,亞采紐克將繼續留在總理職位上:"將他趕下台將引發嚴重混亂,大概沒有人希望發生這樣的事情。"另一個理由是:亞采紐克在西方還有一個強大盟友-美國。華盛頓從一開始就刻意在烏克蘭扶持兩個權力中心:總統和總理。儘管亞采紐克的表現令人失望,但美國不會改變這一基本策略。"我不認為,美國(對亞采紐克)的支持有所動搖"。

不過這位烏克蘭總理已經被"敲打"一番。本周初,美國副總統拜登對基輔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他在烏克蘭議會發表演講時對這個國家的"腐敗癌症"提出警告,不過他並沒有提到針對亞采紐克的貪腐指控。但是,拜登提到了2004年"橙色革命"的失誤之處。時任總統尤先科和總理季莫申科之間的爭鬥讓整個國家陷入癱瘓。

觀察家認為,烏克蘭會迎來政府改組。而針對政府的不信任投票雖然理論可行,但即便局面發展到那個地步,亞采紐克還是會繼續執政,直到下次一危機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