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城市化與耕地之爭:茅於軾賣國嗎?

洪沙2009年1月6日

2008年聖誕節前夕,中國自由經濟學派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在《糧食安全與耕地保護》課題學術成果發布會上提出,中國確保18億畝耕地以保障糧食安全的後果是延緩中國城鎮化進程。當天參加研究報告會的國家政策機構代表都表示,"研究結果經不起推敲"。第二天,新華網發表評論文章《茅於軾說得再好也是賣國》,引起中國網民的熱烈討論。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炮轟耕地紅線"的經濟學家茅於軾。

https://p.dw.com/p/GSNq
中國廣東:城市在擴張中圖片來源: Eric Pawlitzky

德國之聲:您在天則經濟研究所的網頁上最新發表了一篇名為《為什麼18億畝耕地紅線沒有必要》的文章。在文章中您寫道,"因為涉及到巨大利益,所以招致利益集團的叫罵聲",但是網路上普通網民對您提出的這項觀點的反應也很強烈。有人說,您的觀點是在砸老百姓的飯碗。您怎麼解釋這個現象呢?

茅於軾:老百姓不理解是很自然的,連溫家寶總理都不理解。"18億畝紅線"溫家寶總理也講過。有人騙了他,所以他上當了。為什麼"18億畝"沒有必要呢?首先我們承認糧食安全是中國人民的利益所在,但是18億畝紅線跟糧食安全是兩碼事。而且老百姓除了糧食安全還有別的需要。比如說,中國現在生態破壞的很厲害,通過退耕還林和退耕還草的方法保護生態。因為這個目標減少了很多耕地。這個減少合理不合理呢?當然是合理的。在糧食安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需要減少耕地保護樹林。這說明,在糧食安全不受威脅的條件下要滿足其它的需要,特別是要滿足農民進城的需要。這個過程是一個佔用耕地的過程。以前也說過21億畝的紅線不許突破,現在已經突破了。18億畝在我看也維持不了,因為幾億農民要進城,這麼多農民進城怎麼能不佔用耕地?

德國之聲:您認為這條耕地"紅線"的存在與不存在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茅於軾:唯一的不同就是有了這道紅線就需要有政府審批,不是由市場決定。政府審批的結果就有以權謀私的機會,就產生貪污腐化。事實上土地的糾紛最大就是因為貪污腐化,造成很多的民間抗議示威,這些都和不合理的土地規定有關係。

德國之聲:即便是不贊同您所提出的這項觀點的人也承認,在中國一些產糧大省市,被拋荒的耕地佔到耕地面積的10%以上。現在在有行政規定的前提下耕地流失現象已經很嚴重,如果取消18億畝耕地紅線的話,會不會直接造成大量耕地流失?

茅於軾:其實這條紅線是不起作用的。現在還有一種現象叫"異地耕地置換",也就是說在別的地方開發一塊耕地替換城市邊緣的耕地。表面上看18億畝還是18億畝,但是地的品質大不一樣,產量完全不同。這就說明光有一個地的面積完全沒有用。一塊地干什麼用由這塊地所在的位置和周圍的環境決定,哪有永遠是種糧食最好的道理呢?這是極其荒謬的一個看法。

德國之聲:您反對的是18億畝這個數字還是根本反對為耕地劃一條紅線?

茅於軾:沒有必要劃一條紅線。不是反對18億畝,17億畝我也反對,不管有多少,我都反對。這個數字是市場決定的,任何人事前不可能知道應該用多少億畝耕地。天下沒有任何一個聰明人能做到耕地的品質也不管,只有一個面積。這完全是騙人的東西。

德國之聲:如果耕地紅線取消了,中國的糧食產量會不會下降呢?

茅於軾:應該說耕地多當然對產量有好處。但是決定產量的不僅僅是面積,有很多因素。中國改革30年,人口增加45%,農民減少2、3億人,耕地也在減少,但是糧食增產60%。這說明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耕地減少還是有很多別的辦法予以補充。比如把一塊地改成好地,用更好的種子、化肥、機械,都可以提高糧食產量。最後還可以增加一點進口。國際上的交換包括糧食交換,對改進一個國家的經濟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德國之聲:您提到增加糧食產量的問題。有一種意見認為,中國可耕地面積的單位產量已經沒有繼續提高的空間。您提出的撞紅線觀點是在給袁隆平先生出難題。

茅於軾: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過去30年中國糧食種植單位面積產量大幅提高,好像這方面的潛力已經不太大了。但是應該看到,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現在出現一個新的機會就是基因工程。比如說,我們使用包含抗棉鈴蟲基因的棉花種子,棉花產量大大提高。科學技術不斷在創造新機會,不見得提高糧食單產就沒有可能了。

德國之聲:說到糧食進口問題,2008年,海地等國家都是因為糧價上漲過高而導致國家出現大規模騷亂暴亂。如果國際上發生大規模衝突,會不會出現中國持幣卻無糧可購的情況?

茅於軾:國際市場如果存在的話,就永遠可以買到糧食。市場按照市場的規則,誰出的價錢高就賣給誰,誰的價錢低就買誰的。只要市場規則存在,就不會買不到糧。因為糧食的開銷是非常低的,非常有限。根據我們的計算,即便遇到百年一遇的缺糧,中國所花外匯購買糧食大致也只是需要100億美元,這100個億佔中國每年出口創匯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中國怎麼會缺錢買糧?買石油倒是一個問題。石油供給很不穩定,全世界哪都可以產糧食。中國該擔心的不是糧食,而是石油。而且中國有充足的儲備糧,但是基本上沒有儲備石油。比較這兩個政策就看出來,中國對進口危機的

德國之聲:您覺得中國官方會接受你所提出的"取消18億畝耕地紅線"的觀點嗎?

茅於軾:我覺得很難取消。原因就是管耕地的人掌握很大的利益。取消了耕地管理他們的利益就沒有了。現在因為有18億畝的紅線,佔用一塊耕地就要到我這裡來批,我就有權,這個權有時候還可以和錢相交易。所以他們是不會放棄18億畝紅線的。也許溫家寶明白過來了決定放棄,但是管土地的人是不會放棄的。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