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在世界青年日與德國簽證之間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8月11日

天主教會邀請教徒們從世界各地趕往德國科隆市,參加世界青年日。但對德國外交部來說,這些外國與會者只是普通的簽證申請者。怎樣杜絕濫用簽證還是一門陌生的學問。就在這裡,教會同外交部之間產生了矛盾。

https://p.dw.com/p/72AJ
光有對主的虔誠還不夠,還到不了德國圖片來源: dpa

天主教會的盛會「世界青年日」是一次全球性的重要事件,地點選在德國科隆市,屆時,會有約80萬國外天主教青年趕往德國萊茵河畔的這座美麗都市。他們中間除了來自歐盟等國家的教徒可以免簽之外,其他大多數國家的參加者必須辦理來往德國的簽證。

現在正是在簽證問題上出現麻煩。按照世界青年日主辦者的計劃,會有14名喀麥隆天主教徒出席盛會。但到8月10日為止,德國外交部門只向那裡的一位神父和一位修女發放了簽證。而這些喀麥隆人也受到邀請參加10日開始的配合世界青年日的「教區會面」活動(Tage der Begegnung),現在這些人卻被拒之門外。「這簡直是一次醜聞,未拿到簽證的恰恰是最貧困洲的居民。」德國一名主教這樣抱怨道。

德國駐喀麥隆使館在申訴拒簽的理由時提到這些申請簽證的青年在喀麥隆缺乏家庭和經濟根基,不能自食其力。但德國天主教會認為,以上理由不能成立,因為這是非洲普遍存在的情況。況且,申請簽證的14名喀麥隆人是經過當地主教推薦,他們的姓名是通報到德國接待方面的。

人們推測,德國外交部在經歷了「簽證醜聞」之後,變得更加謹小慎微,以求重新定位,至少少蹈覆轍。所謂「簽證醜聞」是指紅綠政府1998年執政後調整放鬆了簽證制度,從而有大量烏克蘭及東歐非法移民湧入德國。「簽證醜聞」使現任外長菲舍爾的形象嚴重受損,他長年高居德國政治家擁戴率的榜首,但醜聞之後,一落千丈,時光不再。

無獨有偶,600名菲律賓人至今也沒有拿到進入德國的簽證,不過,這也事出有因:有德國旅遊公司在菲律賓報刊上大作到德國參加世界青年日的廣告並提及,要抓住這次便捷的入境德國的機會。出於這一原因,在得到情報後的外交部暫時不向數百名以參加青年日活動為名的人發放簽證。

對德國外交部門的不配合態度,人們在法蘭克福市發起一次抗議活動。本來,14名喀麥隆教徒在前往科隆之前是安排在法蘭克福小住的。

德國天主教會方面承認,在前幾次舉辦世界青年日時,有些鑽空子和濫用簽證事件的發生。比如,兩年前多倫多召開世界青年日後有大約2300名與會者逾期不歸,非法在加拿大潛藏起來。

對於此,德國外交部門是非常清楚的。為本次活動順利進行,教會方面專程同外交部就有關包括簽證事宜進行了協商並達成了一致。現在,教會認為外交部未能信守諾言。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