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國際社會對緬甸的壓力難以奏效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5年5月31日

緬甸軍政府的強權政治,經常成為國際人權組織批評的對象。上周發表的國際特赦組織年度報告中,緬甸的人權狀況再度受到強烈譴責。反對派領袖,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姬仍遭到軟禁,政治改革更無從談起。

https://p.dw.com/p/6idC
對軍人政府的批評聲音日漸強烈

今年五月初,首都仰光發生了一系列炸彈襲擊事件,儘管事件的背景至今仍不明嘹,但該國的政治局勢卻更加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三起炸彈爆炸事件幾乎發生在同一時刻,而且都是在首都仰光人群熙攘的地點。官方表示共有19人在事件中喪生,69人受傷。而未經證實的消息來源則稱,死亡人數至少在80以上。在緬甸很難獲取可靠的訊息,因此搞清事態的真相談何容易。

事件發生後,當局大肆抓捕,並封鎖相關消息。但是,有一點卻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五月初以來,軍政府顯然陷入了恐慌狀態。究竟誰是幕後策劃者,爆炸案針對的又是誰?軍政府高層相互間的猜忌在不斷加深,該國的孤立境地也日趨明顯。鄰國泰國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協助調查事件真相的建議均遭到拒絕。來自仰光的消息稱,第11步兵師已進入備戰狀態。這支部隊的司令敏瑞將軍則是軍政府最高領導人丹瑞的心腹。

緬甸從1990年開始實施的戒嚴狀態至此又達到了一個新的巔峰。15年前,以昂山素姬為首的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了議會選舉。然而,軍政府對民眾的選擇置之不理,只是做出了迄今都不曾兌現的修憲承諾。兩年來,昂山素姬再度遭到受到軟禁。過去15年當中,她有九年是在監獄中或軟禁狀態下度過的。過去12個月來,當局加強了對昂山素姬的監控,她被禁止同任何人接觸,只有一名醫生獲准每隔幾周來探視她一次。看來,6月19日,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只能孤苦伶仃地度過自己的六十歲生日了。

當局宣稱,明年人民議會將制定新的憲法,而且這部憲法還將以全民公決的方式接受民眾的考驗。不過,大多數觀察家均對此持悲觀態度。國際社會的壓力往往難以奏效。一方面,軍政府同東協國家有著共同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只要北京這支保護傘依然存在,軍政府就將很難出現任何變化。泰國人權活躍分子斯托特哈德表示,外國旅遊者人數的不斷增多也使軍政府感到受到了某種鼓舞。他說:

「許多緬甸人會主動接觸來自西方國家的遊客,希望他們能支持緬甸民眾爭取民主的鬥爭。但是事實上,大多數外國遊客對緬甸的政治局勢絲毫沒有興趣。」

不過,近來對緬甸軍政府的批評呼聲越來越強。依照東協的輪值制度,2006年緬甸將出任東協輪值主席國。對於東協內部的某些外交官來說,讓一個肆意踐踏民主的政權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代表東協實在是難以接受。迄今為止,東協仍未為此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