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啟動對小米等中國手機的安全調查

2021年9月25日

德國聯邦訊息安全辦公室(BSI)證實,已經針對有關小米等中國手機存在安全漏洞的指控啟動相關調查。此前立陶宛國家數字安全中心發出警告,表示包括小米和華為出產的數款手機存在通過內置瀏覽器實施審查屏蔽的可能性。

https://p.dw.com/p/40qBc
Xiaomi Company
立陶宛日前稱中國制手機含有內建審查,建議國民不要使用中國手機圖片來源: Jakub Porzycki/Nur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立陶宛政府對中國產智慧型手機內置的訊息審查功能發出警告之後,德國方面也採取了措施。據德新社報導,德國內政部下屬的聯邦訊息安全辦公室(BSI)就相關安全警告啟動了調查。該機構一名發言人證實了這一消息。

此前立陶宛國家數字安全中心對小米的一款智慧型手機做出了持批評態度的評估,認為廠家理論上存在對手機自帶的瀏覽器實施特定內容屏蔽的可能性。相關的審查功能雖然並未啟用,但理論上仍可以通過遠程操控進行激活。

此前立陶宛方面稱,小米在歐洲銷售的手機可以識別"自由西藏"、"台灣獨立萬歲"、"民主運動"等關鍵詞並屏蔽相關內容。在同樣是中國製造的華為手機上也發現了類似的安全漏洞。根據德國每日新聞網頁(tagesschau.de)的報導,具體涉及的手機型號包括華為的P40 5G機型、小米的Mi 10T 5G機型和一加的OnePlus 8T 5G。

德國聯邦訊息安全辦公室的發言人表示,在政府機構的公務手機採購清單上,既沒有小米,也沒有任何一個來自中國的品牌。但是不能排除公務員利用私人購買的小米手機處理公務的可能性。

針對立陶宛方面提出的質疑,小米公司一名發言人表示,"小米從來沒有,也不會限制或阻止智慧型手機用戶的任何個人行為,如搜索、通話、網路瀏覽或使用第三方通信軟體。"並強調,小米充分尊重和保護所有用戶的合法權利。

芬蘭訊息安全公司F-Secure德國分佈的安全專家特羅斯特(Rüdiger Trost)對德新社表示,應該對立陶宛政府提出的指控予以重視。"我認為中國很有可能具備直接對本國產智慧型手機直接進行數據操縱的能力。我毫不懷疑中國政府利用技術手段實施訊息審查的意願。"

而另一家訊息安全公司Eset的發言人烏爾班斯基(Thorsten Urbanski)則對將所有中國產智慧型手機置於普遍嫌疑之下發出警告。他認為,其實遠操控智慧型手機從幾年前開始就一直都是巨大的安全隱患。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存在利用遠程操縱來竊取大量數據的可能性,對手機用戶也是可以實施監控的。不過他指出,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操控行為都並非來自手機製造商。

(德新社、每日新聞)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