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囊中羞澀的大學生

Stefan Dietrich2007年9月11日

在爭奪大學生源的競爭中德國給自己定下了雄心勃勃的目標:10%的學生要從國外招收。但是來自貧窮國家的學生經濟狀況卻每況愈下。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Beko
德國在爭取最好的生源圖片來源: Bucerius Law School

「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跑到大學生服務部的咨詢處尋求幫助,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掙錢養活自己和支付學費」,德國大學生管理委員會的伊莎貝爾‧卡普斯說,「我們其實也幫不上他們什麼忙。」那些在外國中學畢業、取得了上大學資格的學生,一般都沒有德國學生的經濟條件好。他們得不到聯邦助學金(Bafög),得到獎學金的機會也很少。而且助學貸款經常需要保證金,外國學生又支付不起。

和窮國的交換項目很少

「到德國留學是越來越貴了。」德國外國留學生聯合會主席約翰內斯‧格雷姆貝克抱怨道。外國學生的負擔其實不單是從一些聯邦州引入學費開始的,早在三四年前,外國留學生的經濟負擔就重了起來:語言班、考試還有申請大學等等,都要花錢。格雷姆貝克還說:「這些費用的增加嚇走了不少外國學生。」

要想在德國讀大學,一開始必須要花掉相當於兩三個月生活費的額外支出。尤其是那些自費留學的學生,他們不是通過高校或是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的交換項目來到德國的。而德國和那些窮國之間的交換項目,恰恰是寥寥無幾。

新生中外國學生減少了

Deutschkurs
語言班收費越來越高圖片來源: AP

「我七年前開始讀書的時候,每一期語言班大約只要交40歐元——材料復印費和管理費」,多特蒙德大學的非洲留學生埃裡克‧塔博‧德‧甘卡姆說。可是現在,上完基礎班的三級和中級班的兩級一共要交1250歐元。還要加上申請大學的費用,像醫學這樣的專業,一般要遞交20到30份申請。許多城市的外國留學生在申請就讀得到批准之後才能夠獲得工作許可。塔博說,即使如此,他們每個學期也最多只能工作90天,而且他們干的工作每個小時的報酬也不過5到8歐元。

格雷姆貝克認為,由於經濟條件困難,自費留學生的人數在減少。德國2003年入學的新生裡,還有6萬名外國學生;到2005年,這個人數就縮小了差不多5000。中國留學生的數量減少尤其明顯——從2002年的將近7000人減少到了2005年的不到4000人。

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費用不是決定因素

然而,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的專家們認為,日益增長的費用不是留學生減少的主要原因。他們認為之前的現象是一種留學熱潮,現在這股熱潮只是有所減退而已。中國留學生數量減少其實是出於別的原因,比如中國國內的求學條件越來越好,還有對申請留學者的審核越來越嚴,因為過去有些人是用虛假材料獲得的批准。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的中國專家克勞斯‧比爾克說:「現在中國留學生的人數又有所回升,而且我們的生源品質也更好了。」

一家中國留學生聯合會的副主席倪成(音譯)則不這麼看:「我的感覺是,越來越多的人轉而選擇去其他國家留學了。」根據中國官方統計數據,中國出國留學的總人數有所增加——但是到德國留學的人數卻減少了。不少人僅僅為了參加留學審核部的考試,不得不專程到北京去一趟,除了路費之外,還要交納250歐元的審核費。

Chinesische Studenten in Chemnitz
中國留學生人數眾多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頂尖人才不一定都有錢」

新引入的學費制度對外國留學新生人數會產生什麼影響,目前尚不明朗。但是,根據德國大學生管理委員會的統計,在兩年前,囊中羞澀就是外國學生最頭疼的問題之一。「過去,很多人選擇到德國留學的原因就是在這裡讀書花費不多」,來自喀麥隆的埃裡克‧塔博‧德‧甘卡姆說,「現在如果有人要問我,該不該到德國來讀書,我會勸他打消這個念頭。」雖然在比利時和法國讀書花銷更大,但是像來自喀麥隆的學生就不存在語言問題。他的同胞們出國留學比較喜歡選擇的國家還有奈及利亞、塞內加爾、馬裡、象牙海岸、加納、南非、摩洛哥或是俄羅斯。

德國大學生管理委員會擔心,德國對外國留學生的吸引力會慢慢減退。「高校的國際化光靠市場營銷是不能達到的」,伊莎貝爾‧卡普斯說,「不能忽略學生的社會經濟需求。」 德國外國留學生聯合會主席約翰內斯‧格雷姆貝克提醒道:「頂尖的人才不一定都是有錢人啊。」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