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哥本哈根:歐巴馬與溫家寶舉行單獨會談

2009年12月18日

聯合國世界氣候峰會進入最後一天,各國代表繼續就制定一部接替《京都議定書》的氣候保護協議進行磋商。今天上午到會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呼籲各國領導人「共同行動起來」,但是並沒有提出有助於促成協議達成的新承諾或建議。據美聯社報導,溫家寶在參加完上午的會議後表示,中國會將自己的承諾「付諸實際行動」,並指出中國提出的減排目標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

https://p.dw.com/p/L74N
峰會舉行地點哥本哈根Bella Center圖片來源: AP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16日抵達哥本哈根之後,於17日分別會見了巴西、丹麥、馬爾地夫、衣索比亞等國首腦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溫家寶原定周四上午在大會上發言的計劃臨時取消了,原因並未說明。周五,溫家寶參加了領導人會議第一階段會議。

同樣將參加最後一天的領導人會議的還有美國總統歐巴馬,據悉,他乘坐的空軍一號專機已經抵達哥本哈根。美國官員稱,歐巴馬總統此行雖然只在哥本哈根逗留幾個小時,但顯示了他對氣候變化的重視,也表明美國希望在這個問題的解決中扮演領袖角色。歐巴馬在上午的會議上發表了講話,並在此後與中國總理溫家寶單獨會面。

周四,有媒體消息稱,中國已經放棄在哥本哈根峰會上達成實質性協議的希望,轉而建議大會達成一個短期性的政治宣言。中國外交部談判代表於慶泰對此予以否認,表示中國代表團沒有放棄希望,並指出這種傳言的背後,是有人擔心談判破裂而企圖將中國作為替罪羊。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在周四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溫家寶總理在哥本哈根峰會的立場。衡量哥本哈根會議成功的最重要標誌之一,就是發達國家能否拿出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履行自己的義務。現在會議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各方不應該繼續停留在分歧上,而是應該立足現實,求同存異。如果會議無果而終,將嚴重損害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

周四,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在哥本哈根的記者會上宣佈,在所有主要經濟體採取有意義的減排行動並保證執行透明的前提下,美國將和其他國家一起到2020年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但她並沒有說明美國將會出資多少。克林頓還指責一些新興經濟大國在減排透明度上"正在倒退"。媒體評論,克林頓言下之意是假如中國等國家不能在減排問題上接受國際監督的話,將導致氣候保護協議功虧一簣。

在克林頓發表以上聲明之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在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願意對其二氧化碳減排行動予以解釋和澄清,並可以在中國主權不受干涉侵犯的前提下,參與相關的國際交流、對話和合作。

據路透社報導,在當地時間周五上午正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峰會上,與會各國擬定了一份草案,在發達國家提供總額為1000億美元的援助基金的前提下,設定將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兩攝氏度以下的目標。該草案要求大幅降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但在發達國家至2020年的減排具體承諾方面的內容仍然空缺。

作者:雨涵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