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只有通過接近才能促進中國變化"

2011年5月3日

針對艾未未被捕引發的德國對華文化政策的激烈爭論,《商報》專欄文章認為,要想改變中國,只能通過接近中國,要求中斷經濟和文化聯繫是無濟於事的。只有在中國公開地體現西方的價值,才能使之在中國發揮作用。

https://p.dw.com/p/1180m
Presseschau China in den deutschen Medien 2. DW-Grafik: Per Sander 2010_06_18_presseschau_chinesisch.psd

該報專欄作者弗蘭克•澤林(Frank Sieren)認為,中國的鎮壓"毋庸諱言","但是迫害人權只是中國複雜的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

文章列舉了中國現有的個人自由和發展空間,認為"這一切在中國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今50歲以上的人還記得另一個中國,即文化大革命的中國,所以他們對這個新中國大體滿意。"

作者強調,"當然,我們在西方是不會將異議人士的被捕和新的自由相互抵消的,我們的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從不無視個人的痛苦,即使多數人的境遇越來越好。但是反過來也一樣,在抨擊個人命運時,也不要忽視整個社會的發展,這一點在目前的討論中有點被忽略。

"正如德國不再是一個野蠻的資本主義社會一樣,今天的中國也不再那樣極權。中國是一個專制的社會,然而同時又是一個日益開放和全球化的社會,正在經歷針對個人或少數群體的嚴重的國家鎮壓浪潮。"

針對人們對經濟界的批評,作者寫道,"……如今的中國這樣多元,西方經濟也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雖然西方公司是因為低薪水和巨大市場而來,但是只要它們在中國投資,就會同時帶來價值,無論是出於信念還是擔心那些審視經理們的獨立的非政府組織和記者。……"

"此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也導致了數百萬中國人去西方旅行,並在那裡看到與自己國家的不同。他們經歷法治國家如何運行,人們如何生活在乾淨的空氣中。這一切都將中國大大地向前推進了,這也是'以接近求變化'。"

作者指出,"如果說西方加強了中國的鎮壓趨勢的話,那就是通過其沒有節制的舉債政策,天真地以為向中國借錢不會有政治後果。相反,指責德國經濟界面對中國'卑躬屈膝'未免偏見,為了公司的司法保障或者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經理們每天都在進行艱苦不懈的鬥爭。"

對話總比排斥好

作者認為,因為艾未未的被捕就要求關閉德國的"啟蒙的藝術"展是"無稽之談",任何對話,無論是經濟的還是文化的,都不應該被嚇退,即使存在著被人作為遮羞布利用的危險。任何地方,無論有多重的歷史包袱,都可以在那裡繼續關於價值的對話。這也適用於天安門廣場旁邊的國家博物館,儘管那裡躺著毛的遺體,並且鎮壓過1989年的自由運動。"

文章最後寫道:"即使爭論有時停滯不前,北京的強硬派讓我們憤怒不已,對話總是比隔離和排斥更好,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都是如此。就連漢學家兼作家史蒂曼(Tilman Spengler)都明確地持有這種觀點,因為在德國為獄中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作過講演,這位啟蒙對話的顧問得不到簽證出席開幕式。中國當局的作為顯得多麼拙劣而且小肚雞腸,與之相反,史蒂曼是多麼明智而大度,我們的價值力量就是這樣彰顯的。"

摘編:林泉

責編:樂然

(以上內容來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